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高中10-12年級(五)
搜尋相關的資源 849
新科技大未來-災防科技保平安-資源代表圖
web新科技大未來-災防科技保平安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災害性的天氣預警已是民生服務標準配備。暴雨、暴雪還有極端高溫、乾旱、森林大火等現象,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許多國際研究機構或組織皆認為,極端氣候只會越加頻繁和嚴重,既然天災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及早做好最壞的打算與最萬全的準備,才能將生命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目前台灣氣象預報和預警資料非常先進,福衛七號衛星提供了更多更細緻的資料,對防災工作產生了重大的改變與影響。防災中心把各單位的觀測資料如氣象、PM2.5等全部圖資化,民眾只要進入「災害情資網」,就可以對台灣的氣象資料一目瞭然。節目特別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陳宏宇主任、張志新組長分享世界各國防災經驗及各種災防科技的應用、國內防災工作的現況,並為大家介紹「災害情資網」,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了解台灣氣象預報和預警系統,及早做好萬全的準備,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139
下載:0

SOS科技救難隊-雲端服務真方便-資源代表圖
webSOS科技救難隊-雲端服務真方便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雲端服務」,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物理科教師鄭志鵬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為什麼可以把資料放在雲端,「雲端」是什麼?雲端有許多的功能,例如:雲端運算、雲端硬碟等等。而雲端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將原本需要在你的電腦中處理的資訊、運算、儲存等工作,藉由網路連結至我們看不見主機或是硬碟進行處理。使用雲端功能有哪些好處?一般來說,我們會將資料儲存在隨身硬碟中,但是硬碟在使用一陣子後會有損壞,而且損壞常常是一瞬間的事,那麼資料就會通通不見,為了資料的安全,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是「備份」,除了準備幾個硬碟儲存檔案之外,也可以上傳雲端備份,當身邊的硬碟發生嚴重損毀時,還能從雲端下載檔案,這就是使用雲端的好處!問題(二):請問只有企業組織需要雲端嗎?一般民眾也需要嗎?一般民眾其實也需要雲端功能,現代科技發達,手機越來越普遍,我們常會用手機拍照或錄影,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手機的容量不敷使用,這時便需要透過雲端儲存資料。但是,許多人不喜歡使用雲端,因為使用時需要繳交月費,雲端容量越大,需要繳交的月費越多,不過,將雲端月費與購買硬碟的費用及使用年限相比,其實兩者所花費用相差不大。問題(三):資料放在雲端會不會失竊或是被破壞呢?雖然網路資料由網路公司以數位的方式進行保護,但是所有的資料仍然有失竊與損毀的風險,因此提升密碼的複雜度,或是不隨意將密碼寫在隨手可得的紙上,都可以增加資料的安全性。哇!原來「雲端服務」的用途這麼多,也很方便,我也要趕快學會如何使用雲端儲存我的資料!
點閱:183
下載:0

新科技大未來-可撓式滴水發電隨身電源-資源代表圖
web新科技大未來-可撓式滴水發電隨身電源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如果有一種隨身電源可以實現「白天到夜晚」、「沙漠到雨林」的高效產電,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葉禮賢教授團隊利用大樹水循環系統概念,研發出薄膜滴水發電系統,只要一張小薄膜,滴上小水滴就可發電,未來將可應用在野外求生緊急求生、口罩過濾殺菌等,這項創新研究,獲得未來科技獎的肯定。薄膜滴水發電的原理,是來自大自然中,大樹吸水後蒸發的水循環現象,就如同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透過水的吸附過程,帶動離子運動形成電位差,就可以發電,所以只要在設計好的薄膜上滴上水滴就可以發電。【可撓式滴水發電隨身電源】透過小小薄膜滴水就能產生電能,精心選用的材料及結構設計製成的薄膜,不但製程簡單,價格便宜,還可重複使用,非常環保且是突破性的發電方式。節目中邀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葉禮賢教授分享【可撓式滴水發電隨身電源】研發的歷程,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133
下載:2

SOS科技救難隊-空拍機好好玩-資源代表圖
webSOS科技救難隊-空拍機好好玩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無人空拍機」,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無人空拍機就是遙控飛機嗎?是的,無人空拍機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把照相機帶到空中進行拍照的機器。如果以拍照為需求,事實上不只有我們常見的四軸飛行器,其他的飛行器一樣可以擔任。而無人空拍機的原理是牛頓的第三運動定律,主要概念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如果把一台無人機簡化,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竹蜻蜓」,我們觀察竹蜻蜓是如何飛上天?他是藉由螺旋槳成一個角度,將空氣往地面的方向打,根據牛頓的第三運動定律,便會產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會將竹蜻蜓往天空帶,這就是無人空拍機所運用的原理。問題(二):空拍機的用途是什麼?基本上可以歸納出三個主要用途,第一是「軍事用途」,可用在偵查敵軍的動態與對方領域的軍事設施,也可當成誘餌,使對方誤以為是某種飛行器。第二是「民間用途」,政府將此運用在消防、交通、氣象,民間用於農業管理,例如:巡視林木區,防止林木遭到盜採,使用無人機便可以減少人力消耗。第三是「個人用途」,許多消費者會買空拍機來玩、拍照,現在也有相關的競技活動,例如:無人機速度障礙賽等等,這些都是無人空拍機的用途。問題(三):如果使用不當,無人空拍機會產生哪些問題?大家比較關心的可能是公共安全的問題,例如:不小心進入禁航區、造成人命與財產的損失,或是無人空拍機也可能打擾人們的生活,因其拍照的功能,可能會不小心拍到人們家中的一舉一動,這就會造成許多人的困擾。另外,甚至還會導致生態破壞,對於動物而言,無人空拍機就像是一個陌生的飛行生物、空拍機的聲音也會驚擾動物,這些都是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困擾。「無人空拍機」的用途真的很多,不僅帶來娛樂,也幫我們解決生活難題,但是也要切記不當使用的問題,不然造成別人的困擾就不好了!
點閱:153
下載:0

SOS科技救難隊-3D列印蓋房子-資源代表圖
webSOS科技救難隊-3D列印蓋房子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3D列印」,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請問什麼是3D列印呢?提到3D列印,首先要了解3D的概念,3D就是三度空間的座標單位。例如:我們面對正北方操作一台無人機,我想讓無人機先原地升高5公尺,接著向東方移動3公尺,再向北方移動4公尺,我們要如何讓他人知道無人機的位置?我們可以用座標表示,(X,Y,Z)等於(3,4,5)。瞭解3D的概念後,接著把無人機想像成3D列印機的列印噴頭,由列印噴頭將塑膠材料按照原先設定的3D座標,由上而下慢慢的堆砌出想要的3D物件。問題(二):3D列印的好處是什麼呢?3D列印的好處非常多,第一「提升產品開發速度」,舉例來說:傳統的塑膠湯匙製法需要先做一個湯匙形狀的模子、再把融化後的塑膠灌進模組並等待塑膠慢慢凝固、最後打開模子才能得到一支塑膠湯匙,而若是透過3D列印製作,很快地就能堆砌一隻塑膠湯匙。第二個好處是「容易修改與調整」,若想要修改產品,只要打開電腦軟體,微調3D的圖形後輸出,便可以得到修改後的產品,所以時間、材料、成本都會降低很多。第三個好處是「產品大眾化」,因為3D列印的普及,也發展出「創客」這項職業,這群創客(maker)設計許多產品的零組件,藉由零組件在製造出他們心目中喜愛的產品,例如:機器人、無人機、房屋等等。問題(三):任何東西都能夠透過3D列印機製造出來嗎?不是的!基本上3D列印機能處理只有兩個情況:首先要能夠把材料變成液體化,比如:金屬、塑膠,而木頭無法;接著第二個條件是能夠快速凝固,如果凝固不夠快速,就可能無法完成產品。哇!原來「3D列印」的好處這麼多,希望下次小朋友們也可以動手玩玩看3D列印這項新科技喔!
點閱:174
下載:0

SOS科技救難隊-人臉辨識系統好厲害!-資源代表圖
webSOS科技救難隊-人臉辨識系統好厲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人臉辨識系統」,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人臉辨識系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人臉辨識系統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當時在美國有一群特攻,也就是所謂的情治人員,他們有需要辨認特務與重要官員的需求,於是他們就發展出一套人工辨認標記的方法,然後在人臉標註記號(或稱地標),把臉部當成是一片土地的平面,並且抓住臉部特徵,這就是人臉辨識系統的起點。問題(二):人臉辨識系統會運用在哪些地方?人臉辨識系統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有人運用人臉辨識系統設計智慧廣告看板,他會根據不同的人經過他的旁邊,然後顯示不同的廣告內容;或是尋找走失的寵物、幫助法醫做詳細的調查、協助視障人士進行社交活動等等。視障朋友是看不見與他互動的人士的臉蛋,因此無法辨識是哪一位人士在他面前,如果透過人臉辨識系統,就可以輔助判斷眼前的人是誰。問題(三):如果人變老、變胖、整形,人臉辨識系統還能準確分辨嗎?這個答案應該是不一定,例如:我們的手機有人臉辨識系統,若是經常使用,它就會不斷學習並且更新系統內部對於臉部特徵的儲存。但是如果已經相隔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系統,就不一定能辨識出來。而若是有持續使用,舉例:手機、社區門禁系統等等,系統會隨時更新臉部特徵變化,所以昨天、前天甚至上週的變化不大時,人臉辨識系統依舊可以準確分辨。哇!原來「人臉辨識系統」的運用層面如此廣泛!小朋友,希望你們都更認識人臉辨識系統囉!
點閱:168
下載:0

小發現大科學-海水有意思-資源代表圖
web小發現大科學-海水有意思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水占地球百分之七十,對於人類而言,有許多重要的用途,像是可以製鹽,讓船隻航行,海水的流流能產生能量…等等,不過,人們對於海水的認識夠多嗎?海水嚐起來鹹鹹的,各地海水的鹽度都一樣嗎?為什麼海水是藍色的?「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水相關的三道問題。海水會不會結冰呢?當海水溫度上升時,對於海洋生物及人類會產生那些影響?「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深不可測的海水。人們本來都不知道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直到有位科學家,認真去探討這個讓他感到好奇的問題,人們才知道為什麼海水看起來是藍色的,「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科學家拉曼如何發現海水是藍色的。
點閱:62
下載:0

青春創學院-迎接未來元宇宙的影像設計師-資源代表圖
web青春創學院-迎接未來元宇宙的影像設計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元宇宙一詞不只侷限於生活科技,還一路燒進了時尚圈,影像視覺工作的未來超乎想像!!隨著科技應用不斷日新月異,多媒體藝術家也必須跟著科技怪獸一起變種,為不同的市場領域提供各種創作與實驗。不論是國家場館、教育機構、企業或大眾娛樂場所應用等等,處處可見發燒蹤跡。以美術館為例,館藏畫作如何透過影像新科技與不同年齡層民眾拉近距離?! 迎接元宇宙之前必定先建立跳脫2D的設計思考,喜愛美術或影像設計的同學別錯過! 本集邀請多媒體藝術家張博智領航有趣又實用的入門知識,同時解鎖對程式語言的恐懼感。
點閱:184
下載:2

小發現大科學-化身水中的蛟龍-資源代表圖
web小發現大科學-化身水中的蛟龍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原始人為了生存和狩獵,游泳是最基本技能,而蛙式是最古老的游泳姿勢,早在2000到4000年前的中國,羅馬及古埃及就有類似的游泳姿勢,1896年,游泳成為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之一。不少小朋友都會游泳,但是大家對於這項海上運動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游泳有關的三道問題。游泳是項很好的運動,它到底有那些好處?如果小朋友很怕水的話,該如何學習游泳呢?游泳又有那些該注意事項?「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游泳運動。游泳是項全身性的運動,如果沒有健全的四肢,那麼可以游泳嗎?在台灣就有位了不起的肢障游泳高手,他的精神鼓勵了許多人,「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肢障游泳高手陳亮達的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63
下載:0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大調查-資源代表圖
web小發現大科學-海洋大調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底的地形和陸地一樣,有平地、高山和峽谷。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有8844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叫做馬里亞納海溝,海溝里有個地方,它的深度達到了11034米,大概是珠穆朗瑪峰的1.5倍喔。大、小朋友生活中都有機會接觸到海洋,但是大家都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來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地形有關的三道問題。海洋到底有多深呢?而人們又是如何測量海洋的深度?我們常聽到的島嶼是海山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廣大的海洋,同時,了解海底世界的地形地貌。海洋儲存了地球上最多的礦產,有不少值得人類去探索地方,但在缺乏裝備情況下,想深入了解海洋,根本是天方夜譚,人們在海底,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潛水艇,「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潛水艇發展的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127
下載:0

上一頁按鈕圖示下一頁按鈕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