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26
台灣欒樹-資源代表圖
web台灣欒樹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台灣欒樹為落葉喬木,是台灣特有種之一。其植株高可達25公尺,葉子互生,為二回羽狀複葉,花為頂生圓錐花序,呈黃色,果實為蒴果,先淡紫色後轉紅褐色,最後呈土色。台灣欒樹配合季節的轉變,會有明顯的變化(從春天發出青綠色的嫩芽到夏天轉為深綠色、濃密的綠葉),初秋九、十月,黃花盛開,花期過後,鮮紅色蒴果綻放,如此鮮明的轉換,使其榮登在「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之中。
點閱:268
下載:7

新店當藥-資源代表圖
web新店當藥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新店當藥為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一公尺。葉子對生,且有兩個型態,分別為基生葉與莖生葉,基生葉厚實寬大,呈橢圓至倒卵形,大小變異大,而莖生葉呈卵形,開花期葉形變為披針形。花為五枚淡黃色花瓣綴著藍紫色斑點,花期為10~12月。果實為蒴果。新店當藥因具清熱解毒功能,可解感冒等熱毒,且當初採集地點為今日的新店,故稱為「新店當藥」。
點閱:496
下載:3

毛蕊花-資源代表圖
web毛蕊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毛蕊花為落葉性小灌木,是臺灣特有種之一,分佈於全島中高海拔森林中。毛蕊花的枝明顯具稜,光滑。葉紙質,近無柄,橢圓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至近心形,鋸齒緣,上表面綠,下表面略帶灰色。花單生;花梗光滑。花冠粉紅色,光滑。果球形,腥紅色。
點閱:290
下載:1

紅果金粟蘭-資源代表圖
web紅果金粟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多年生半木質常綠灌木,全株平滑,分枝多,綠色莖幹,莖節膨大,節間甚明顯。葉子對生,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邊緣具粗鋸齒,容易辨識。花頂生穗狀花序,單性,直立,每序各自分離,雌雄同株,雌雄合生;花小,淡黃綠色,無花被, 2~5月開花。漿果球形,肉質,未熟時綠色,5~10 月成熟後呈深紅色,越年不落。 適合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北部陽明山尤其多,在台灣適合盆栽觀賞,葉可供藥用,袪風、退熱。
點閱:239
下載:2

守城滿山紅-資源代表圖
web守城滿山紅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又稱之為馬禮士杜鵑。分布於台灣北部、中部海拔1,000-2,00公尺山區。主要生長在埔里、南投縣守城大山、南東眼山、關刀溪、日月潭、坪林等地均有生長。喜陽光,於土壤及空氣溼潤的環境中生長較良好。葉表面光滑,卵狀菱形,長約2.5~6㎝,寬2.5~3.5㎝,先端略鈍,基部楔形。花冠漏斗形,長約2.5㎝,徑約3㎝,桃紅色面佈紫色小點。花較葉先開花。花冠桃紅色而密佈紫紅色小斑點,花期為四至六月。因花開時桃紅花海遍山,故有滿山紅之稱。可用於觀賞及藥用,有治療慢性氣支管炎,有鎮咳、袪痰之效。
點閱:491
下載:2

虎尾蘭-資源代表圖
web虎尾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虎尾蘭原產地為南非、巴西、錫蘭,耐陰性佳,喜高溫,是易種植的觀葉植物。虎尾蘭的生性非常的強健,耐陰、耐旱,對於空氣污染的抵抗力強,虎尾蘭用於盆栽、庭園種植或做綠色籬笆都非常的適合。在臺灣主要作為觀葉植物,無論是庭園造景或居家擺設都很常見,應用十分廣泛。因為葉片肥厚多肉,質地堅硬且挺立,再加上虎尾蘭的葉片上具有深綠色橫條斑紋,有如老虎尾巴,故稱之為虎尾蘭。虎尾蘭喜歡高溫的環境,耐陰性佳、生命力強。地下莖匍匐延伸,叢生的肉質葉摸起來有堅硬的感覺,葉片呈劍形直立狀,形如虎尾。葉片的兩面有明顯之淡綠色與濃綠色之橫條斑紋。虎尾蘭的名字雖然有個「蘭」字,但事實上卻與蘭花一點關係也沒有。它的花呈白色至淡綠色,開花時自葉叢中間抽出挺直的花軸,在上頭著生多朵小花,呈現圓錐狀。虎尾蘭與其他植物最大差異為日夜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後於日間釋出氧氣。用分株法或葉插法繁殖。一盆六吋大小虎尾蘭,可淨化10平方公尺的空氣。
點閱:144
下載:1

鐵冬青-資源代表圖
web鐵冬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屬於多年生的低海拔常綠喬木,喜愛陽光,耐風。小枝光滑。單葉互生且光滑無托葉,革質,長橢圓形。葉肉較厚呈深綠色。樹高約10公尺。樹皮可做染料。花期約在3月到4月左右,雌雄異株,單性花,呈黃白色花朵,秋冬結小粒紅色果實,橢圓形,有鮮豔光澤,是鳥類覓食的目標,成熟期 11 月。樹形純淨優雅,適合做為盆栽觀景樹種。
點閱:130
下載:0

方莖金絲桃(葉)-資源代表圖
web方莖金絲桃(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臺灣特有種,主要生長於台灣北部及東部低海拔約 300~800 公尺的山地,多見於石灰岩地上,較為少見。高可達 2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花單一,頂生於短側枝端,萼片長橢圓狀線形,花瓣黃色,倒卵。雄蕊5束,子房略呈狹卵形。在歐洲此草藥被採集利用已至少超過兩千年的歷史,其葉片可用於沙拉或調甜酒,開花枝端的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收斂和鎮靜作用。可治療發炎、創傷和腹瀉,並有活血的功效。亦被用於刀傷、燒傷、痔瘡和靜脈曲張,內服可安定神經、治療抑鬱。
點閱:277
下載:3

台灣欒樹-資源代表圖
web台灣欒樹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台灣欒樹為落葉喬木,是台灣特有種之一。其植株高可達25公尺,葉子互生,為二回羽狀複葉,花為頂生圓錐花序,呈黃色,果實為蒴果,先淡紫色後轉紅褐色,最後呈土色。台灣欒樹配合季節的轉變,會有明顯的變化(從春天發出青綠色的嫩芽到夏天轉為深綠色、濃密的綠葉),初秋九、十月,黃花盛開,花期過後,鮮紅色蒴果綻放,如此鮮明的轉換,使其榮登在「全世界亞熱帶名花木」名錄之中。
點閱:219
下載:6

田代氏澤蘭-資源代表圖
web田代氏澤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田代氏澤蘭又稱之為澤蘭、山澤蘭、尖尾風、山瑞香、羊角草。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全境山麓至海拔1500m以下陰涼路旁,林緣或山谷陰涼疏林內。葉子為單葉對生,披針形,薄紙質具短柄。頭狀花成疏繖房狀排列,全由管狀花組成,白色或稍帶紅色,花期從四月到九月。果形為瘦果,具白色冠毛,果期為6-8月。田代氏澤蘭是多種蝴蝶(青斑蝶和小紫斑蝶)食草,也是蜜源植物。泰雅族將田代氏澤蘭的葉片捶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受傷的部位。
點閱:322
下載:2

上一頁按鈕圖示下一頁按鈕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