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3,814
綿棗兒-資源代表圖
web 綿棗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綿棗兒是多年生球莖植物,地下的鱗莖為卵球形,約2?3公分長。葉片通常2片,披針狀線形,葉形像韭葉,幾乎貼地而生,在非開花期間,除非撥開雜草,否則難以找到它的蹤跡。綿棗兒在8~11月開花,花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由許多小花組成,花莖直立,長20~40公分,花色為紫色或粉紅色。綿棗兒數量已漸稀少,目前尚可在鼻頭角、馬祖等見到其身影。
點閱數16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天上的星星與Stellarium天文軟體-資源代表圖
web 天上的星星與Stellarium天文軟體
徐明毅/安順國小國小6年級
介紹天上的星星與Stellarium天文軟體
點閱數328
下載數32
修改日期:2024-07-16
五堂課作業-資源代表圖
web 五堂課作業
陳建菖/玉井國中國中8年級
二年級ch1~ch2學習單
點閱數232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4-07-16
臺灣鈴木草-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鈴木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臺灣鈴木草又稱之為鈴木草或假馬蹄草,鈴木草屬全世界只有兩種,鈴木草為台灣特有種,僅零星分布在東北角海岸線以南,經宜蘭、花蓮、台東等中海拔地區。另一種為琉球鈴木草,也僅分佈於琉球群島及綠島等地,屬於稀有瀕危植物。台灣鈴木草為一年生草本。通常具匍匐莖;葉寬卵形。花苞初期是一團毛狀物,花冠筒狀,紫紅色,上方裂為二唇瓣,上唇瓣直立,猶如帽子形狀,下唇瓣3裂,中裂片較大,整個花瓣看起來像一個中古歐洲女孩,穿著篷篷裙,裙上還繡著各式各樣的線條,六月至七月為花期。
點閱數40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氧氣可以幫助燃燒嗎?-資源代表圖
web 氧氣可以幫助燃燒嗎?
陳晏君/市立北湖國小國小5年級
氧氣遍存於我們的環境中,氧化作用是常見的一種化學反應。本單元首先介紹空氣的組成(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再透過製造與檢驗氧氣的實驗,發現氧氣的助燃性,透過科學化的探究來培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點閱數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19
單一活動教學示例-國小自然 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教學示例-國小自然 003
陳進旺/臺中市沙鹿區沙鹿國民小學國小3-6年級
「水溶液的酸鹼性」為主題進行延伸學習,學生已學習了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汁可以讓水溶液分為酸性、中性、鹼性三種,因此石蕊試紙、紫色高麗菜汁可以稱為酸鹼指示劑。此教學活動,是由學生在校園中尋找可能成為酸鹼示劑的植物汁液,並利用「Google智慧鏡頭」App辨別植物名稱,經過實驗後確認日常生活中可以作為酸鹼指示劑的植物。為避免過於發散無法聚焦,教師事先尋找校園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的植物,並引導學生可以製成酸鹼指示劑植物的植物特性(深色)。為協助學生確認植物名稱,請學生使用「Google智慧鏡頭」App照相後,得到植物名稱,以AI對學生辨識植物進行初步檢核。學生將AI檢核結果截圖,並利用Google文件上傳資料,教師對學生Google文件進行檢核後確認植物名稱。
點閱數19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5-08
動物的有性生殖-資源代表圖
web 動物的有性生殖
張杏宜/仁德文賢國中國中7年級
動物的有性生殖
點閱數653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2-02-14
Etmopterus splendidus (斯普蘭汀烏鯊)-資源代表圖
web Etmopterus splendidus (斯普蘭汀烏鯊)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tmopterus splendidus(斯普蘭汀烏鯊)俗名:斯普蘭汀烏鯊、斯普蘭汀燈籠棘鮫、斯普藍汀烏鯊、黑沙棲息深度:120 - 210公尺形態特徵:體細而延長,圓柱形;頭短而寬扁;尾部細長,尾柄無尾前凹窪和側脊;吻短,背視三角形,前端尖,眼前吻長為眼徑的1.2倍;眼大,橫橢圓形,後端間而有一缺刻,無瞬膜,距吻端比距第一鰓裂為近;鼻孔大,距吻端比距口裂近;鼻孔間距短;口裂淺弧形,口寬約等於口前吻長,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4;由吻端到第一背鰭硬棘之距離遠小於由第一背鰭硬棘到尾鰭起點之距離;上下顎齒不同形,上顎齒寬扁,雌鯊五齒頭型,雄鯊七齒頭型,三行在使用,每側每行13-17齒;下顎齒扁狹,單齒頭型,齒頭外斜頗劇,邊緣光滑,內緣約與下顎平行,外緣深凹,一行在使用,每側15-20齒;噴水孔大,半圓形,位於眼睛後上方,與眼的距離約等於眼徑1/2;鰓裂狹小。背鰭二枚,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小,鰭高大於棘長的二倍;上角圓形,後角尖突,末端距腹鰭起點甚遠;第二背鰭較大,後緣淺凹,後角延長尖突,棘較長,具側溝,起點位於腹鰭基底後上方,距尾鰭起點比距第一背鰭為近;尾鰭長小於頭長,上葉發達,後緣有一缺刻;腹鰭低平,起點到尾鰭起點之距離短於到胸鰭起點之距離;前後緣連續,呈半弧形,末端尖突;胸鰭中大,近長方形;胸鰭到腹鰭間距大於腹鰭到兩背鰭間距;盾鱗小,刺狀,末端稍彎曲,軀幹部、兩背鰭間、第二背鰭與尾鰭上葉起點之間均呈縱行規則排列;但兩眼眶間的頭部背側、腹部及腹鰭上方翼斑區,盾鱗均排列不規則。體背黑褐色,腹鰭上方之翼斑及尾鰭附近三處暗斑為黑色;翼斑往前延伸部分窄,不往後延伸,僅達第二背鰭基底末端。棲所生態:棲息於大陸斜坡上層近底水深120-210公尺處,可能更深。卵胎生。攝食槍烏賊。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日本及臺灣海域等。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漁業利用:一般為底拖網捕獲,魚體小型多做下雜魚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校園植物-茼蒿-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茼蒿
李誌偉/南投國小國小5年級
校園植物-茼蒿
點閱數3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10-13
Choerodon anchorago (鞍斑豬齒魚)-資源代表圖
web Choerodon anchorago (鞍斑豬齒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hoerodon anchorago(鞍斑豬齒魚)俗名:鞍斑豬齒魚、石老、四齒仔、西齒、黑簾仔、楔斑寒鯛、黑鰱仔(澎湖)棲息深度:3 - 25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頭部背面輪廓圓凸,頭前端與吻部成一大傾斜角度。上下頜突出,前端具 4大犬齒,上頜兩側具擴大犬齒。D. XIII,7;A. III,7-9;P. 15;L.l. 29;l.tr. 3/9;背鰭連續;尾鰭稍圓形。側線連續,呈圓弧狀;頰部與鰓蓋被鱗。體黑棕至黑綠色,腹部白色;頭深棕色。胸鰭後方有一寬的黃色垂直斑;背鰭軟條後半部下方至尾柄有一矩形白色區域;胸鰭基有一大藍黑斑,胸鰭黃色;背鰭前部灰綠色,後部黃色;尾鰭黃綠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喜愛在淺礁與海草密布的海底森林裡活動,印度-西太平洋區的岩礁珊瑚地,都有它的蹤跡,深度範圍可達25公尺左右。通常是小群聚的活動,以有硬殼的無脊椎生物為食,如小貝、小蝦及小海膽等。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斯里蘭卡到法屬玻利尼維亞,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海域等。臺灣西南部、北部較常發現。漁業利用: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常被當作觀賞魚,亦是高級食用魚,肉質帶有膠質,很適合紅燒。以延繩釣或一支釣較容易上鉤。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5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