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673
Arius arius (絲鰭海鯰)-資源代表圖
web Arius arius (絲鰭海鯰)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rius arius(絲鰭海鯰)俗名:絲鰭海鯰、鐮海鯰、成仔魚、成仔丁、銀成、白肉成、臭臊成、賓士魚棲息深度:- 公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3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Eviota prasina (蔥綠磯塘鱧)-資源代表圖
web Eviota prasina (蔥綠磯塘鱧)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viota prasina(蔥綠磯塘鱧)俗名:蔥綠磯塘鱧、姓名:E-mail: 請註明地區!棲息深度:- 公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54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彈塗魚)-資源代表圖
web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彈塗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eriophthalmus modestus(彈塗魚)俗名:彈塗魚、跳彈塗棲息深度:- 公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599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1-10-24
住的世界大不同-住的心安-資源代表圖
web 住的世界大不同-住的心安
吳明政/嘉義縣中埔鄉大有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康軒教材六年級課程世界文化大同,融合科技教育、防災議題耐震結構(以義大利麵條製作抗震屋)、綠建築與無障礙設施等相關資料,筏式基礎與柱狀基礎等相關資料。
點閱數358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0-11-26
看得見的聲音—探討音波管內的波形變化-資源代表圖
web 看得見的聲音—探討音波管內的波形變化
董正傑/市立五股國小國小5-6年級
我們透過聲音讓顆粒在透明管中產生振動來觀察聲波的現象,這就是「音波管」實驗。探討產生波形的因素包含:不同振動顆粒、聲音來源的選擇、顆粒在管子中的多寡,在多次的實驗後,我們發現能成功產生波形的條件是:1.管子裝入輕巧的0.1cm小保麗龍球;2.使用喇叭當作聲音來源;3.填裝適量容積的保麗龍球可形成明顯的波形。再來研究音波管內影響波形變化,我們發現:1.音量越大時顆粒振動明顯,實際測量波峰高度比較後確實符合分貝越大振幅越高;2.轉換不同音高頻率時,利用公式算出理論值的波長與我們測量音波管內的波長做比較,發現在440Hz的狀況下兩種音波管與理論值的誤差最小。
點閱數520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0-12-30
前瞻計畫教學與學習應用教學與學習應用「資訊科技」教案-消化大考驗-資源代表圖
本課程設計於7 年級上學期營養單元,結合遊戲化教學與 AR app 應用,使學生得以瞭解各消化管及消化腺在人體中的位置, 並透過旋轉、點選、操弄、劃記等,與身體模型互動,經由本課程,學生能辨識各消化器官的位置、型態 並能說出其功能。
點閱數500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0-10-22
Lutjanus fulvus (黃足笛鯛)-資源代表圖
web Lutjanus fulvus (黃足笛鯛)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Lutjanus fulvus(黃足笛鯛)俗名:焦黃笛鯛、石機仔、紅公眉、赤筆仔、火燒仔、紅槽(澎湖)、黃雞母(澎湖)棲息深度:1 - 75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背緣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前鰓蓋缺刻及間鰓蓋結極為顯著。鰓耙數13-17。上下頜具細齒多列,外列齒稍擴大,上頜前端具2-4犬齒,內列齒絨毛狀;下頜具一列稀疏細尖齒,後方者稍擴大;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鰭條部及臀鰭基部具細鱗;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明顯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X,軟條14;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背紅褐色,腹部銀白;體側有時具若干黃縱線而無黑斑;背鰭褐色,並具有白緣;尾鰭暗色亦具有白緣;腹鰭和臀鰭黃色。棲所生態:棲息於珊瑚礁或潟湖區,水深1-75公尺處。幼魚有時可發現於紅樹林區、河口或河川之下游區。夜間覓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Marquesas及Line Islands,南自澳洲,北迄琉球群島。臺灣各地海域均有產。漁業利用:常見之食用魚,通常以一支釣、流刺網等漁法捕獲。一般皆以煎食或煮湯食之。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Leucozonia smaragdula (釣錘旋螺)-資源代表圖
web Leucozonia smaragdula (釣錘旋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Leucozonia smaragdula(釣錘旋螺)棲所生態:低潮線世界地理分佈:西沙、南沙、印尼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東沙島,南沙太平島,花蓮石梯坪,蘭嶼,花東海岸,屏東縣恆春半島,台北縣貢寮鄉澳底,台灣東北角,小琉球,澎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種子及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種子及果實
藍麗敏/愛蘭國小國小4年級
上課簡報
點閱數254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0-10-13
Bathygobius cocosensis (椰子深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Bathygobius cocosensis (椰子深鰕虎)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Bathygobius cocosensis(椰子深鰕虎)俗名:椰子深鰕虎魚、深鰕虎、甘仔魚、狗甘仔、狗母公(臺東)棲息深度:0 - 10公尺形態特徵: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7。胸鰭:19。縱列鱗36~38。橫列鱗13~14。背鰭前鱗2~5。體延長,側扁,尾柄略長。頭部稍扁,吻短。眼大,上側位。口斜裂,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中部的下方;下頜腹面的頦瓣後緣內凹,兩端突起。鰓蓋骨上方有3個感覺孔(H', K', L')其中H', K'兩孔相分離。前鼻孔下方有一小形的皮瓣。頰部中央列感覺乳突線呈分叉狀。鰓裂小。向腹側延伸僅達鰓蓋中部的下方。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頭部無鱗。第一背鰭無絲狀鰭條;胸鰭上方的鰭條末端游離呈細絲狀;腹鰭相連癒合呈吸盤狀,膜蓋中央凹入,無突起;尾鰭長圓形。體呈黃棕色,體側中央具1縱列暗色小斑塊,上方隱具若干條褐色橫帶;腹部無任何暗色斑點。眼後方具1深褐色斑點,鰓蓋部具1個黑斑,上方及胸鰭基上方各具1個黑斑。背鰭深褐色,具3行不明顯縱列斑;臀鰭邊緣深褐色,基部色淺;胸鰭、腹鰭為淺色;尾鰭具數行不規則的橫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棲所生態: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潮間帶石礫海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到詹斯頓島、馬可薩斯島與 土木土島,北至臺灣、日本沖繩,南至大堡礁的南方與拉帕群島;以及馬里亞納群島與密克羅尼西亞的馬紹爾群島。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東部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