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歷史-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0
母語地名故事:多元族群記憶中的空間敘事:1式教案、2式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母語地名故事:多元族群記憶中的空間敘事:1式教案、2式學習單
江宜頤/新北市康橋高中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地名的形成往往與當地的語言、風俗及歷史發展緊密相連,因此理解地名的由來,就像是解碼地方歷史,非常適合作為高中生的探究主題。本教案以臺史博「母語地名故事」網站為核心資源,規劃兩節課。第一節課引導學生閱讀母語地名故事,並透過整理地名關鍵字,進一步解析其文化意涵與對地方社會的影響,掌握地名背後的價值。第二節課則以學習單帶領學生回到校園或家鄉,搜集並檢核地名資料,進行歷史與文化分析,最後以小組合作撰寫母語地名故事,成果需在班上發表並上傳至「母語地名故事」網站分享。透過這樣的過程,學生能熟練運用數位工具檢證與整合多元資料,並從族群互動與文化認同的角度,更深入理解地名所承載的多重意義。
點閱數1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9
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台的探究與實作:1式教案、4式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台的探究與實作:1式教案、4式學習單
張育甄/臺北市立松山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本教案以「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臺為核心,設計高中歷史探究與實作課程。教學問題聚焦於:如何從「人、物、空間」的關係切入歷史,並將過去、現在與未來連結成故事。課程對象為升學型高中學生,規劃18週,分為展覽觀察、策展架構設計、紀念品創意、以及線上展覽實作四大階段。所用數位資源包含臺史博「快慢之間」3D展、「看見臺灣故事」網站,以及「國家文化記憶庫2.0」策展平臺,搭配教師自編的學習單與檢核表。學生將在操作中學習從展覽策劃者角度理解主題脈絡,並以共編方式完成線上展覽。本教案的預期成效不僅是成果展示,更在於引導學生養成歷史探究的方法、策展的敘事能力,並且同時發展其數位素養與團隊合作精神。
點閱數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9
聲景搜查線:記憶的製圖師:1式教案、5式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聲景搜查線:記憶的製圖師:1式教案、5式學習單
萬雅筑/臺南市立大灣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一般探究過去時,我們最常依靠圖像或文獻,很少注意到「聲音」其實也能成為解讀歷史記憶的重要線索。本教案運用臺史博「臺灣音聲100年」資料庫與「聽見:聲音記憶特展」,引導學生從日常聲音出發,理解地方記憶如何被再現與詮釋。課程設計適合高中一、二年級,共規劃6節課、5個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練習比對與分析聲音史料,並結合「臺南聲景百選」與「臺灣百年地圖」等數位資源,完成以聲音為核心的數位展件。最後,學生將以小組合作方式製作「聲景地圖」與QR Code展示,並於班上發表成果。期望學生能熟悉數位資源的運用與史料轉譯方法,進而從聲音切入,理解地理與歷史的互動,並培養跨域探究與表達能力。
點閱數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9
眾聲喧嘩的臺灣1920年代:1式教案、4式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眾聲喧嘩的臺灣1920年代:1式教案、4式學習單
徐万晴/國立中大壢中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在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時代裡,臺灣文化協會以多元思潮和多樣宣傳,帶領社會邁向現代化。然而高中生往往只知道幾位領導人物或政治口號,難以掌握文協在歷史中的重要角色。為了補足這個缺口,本教案結合臺史博「樂為世界人」主題網站,設計兩節課、四份學習單,讓學生以小組討論方式,比較課文與網站資料,進行整理與歸納。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學生不僅能從世界史的角度理解文協的誕生與轉型,也能練習以具體證據說明文協在當時臺灣社會的影響。
點閱數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誰的芭比?:1式教案、4式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誰的芭比?:1式教案、4式學習單
賴胤曄/國立竹東高中 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芭比娃娃曾經風靡全球,以亮麗外型和多變造型深受孩子喜愛,也留下了豐富的影像與討論資料,非常適合作為中學生探究文化現象的題材。本教案規劃給高中二年級歷史科「探究與實作」課程,透過芭比所折射的女性形象與性別議題,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时代對女性的想像與期待。課程中,學生將透過學習單操作,練習使用臺史博的「臺灣女人」以及「國家文化記憶庫2.0」網站等數位資源,進行資料搜尋與交叉比對,並比較不同年代女性形象的轉變。期待學生能在三堂課、四份學習單的歷程中,熟悉數位資源的歷史探究方法,培養對性別議題的敏感度與批判思考能力,並能善用證據發展出自己的觀點。
點閱數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7
跨領域數位課程-臺灣通史序-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臺灣通史序
楊士朋、陳正宜/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歷史/資訊/國文
點閱數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6-28
跨領域數位課程-元曲-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元曲
楊士朋、陳正宜/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國文/資訊/歷史
點閱數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6-28
跨領域數位課程-達文西與透視法的奧秘-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達文西與透視法的奧秘
陳泓曄、陳正宜/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數學、歷史、資訊
點閱數13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6-28
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點閱數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自然筆記-聽見里山系列第六集-聽見望美-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聽見里山系列第六集-聽見望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里」有田有土,意味著土地上耕作的行為與活動,而面臨土地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在當代的則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在望鄉與久美部落的里山中,讓我們透過聆聽的角度去認識環境,以及關於原住民產業轉型與山林智慧傳承的故事。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