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大市集Logo

另開新視窗,顯示搜尋技巧說明 另開新視窗,顯示熱門搜尋文字雲
網站導覽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3
跨領域數位課程-與神同行~神將在蘆洲-資源代表圖
web跨領域數位課程-與神同行~神將在蘆洲
劉慧蘭、周亞慧/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社會領域、藝文領域
點閱:14
下載:0

跨領域數位課程-神乎其技~蘆洲神將鑑賞,以保和宮為例-資源代表圖
web跨領域數位課程-神乎其技~蘆洲神將鑑賞,以保和宮為例
劉美君、顏培宜/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社會、視藝
點閱:13
下載:0

自然筆記-GIS專家黃同弘「反轉戰爭之眼」-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GIS專家黃同弘「反轉戰爭之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黃同弘」,一位GIS專家,一位沈迷於麈封史料的「地圖控」,但是在我讀到那本「反轉戰爭之眼」的著作時,我更淸楚閱讀到那份的「詩意」。不是吟頌山水的「詩情畫意」,而是各種「觀看」角度中所帶出的追尋、反思及細膩情緒。對於從摧毀者眼中所框下的「美景」,被解讀的往往是那些不經心所捕捉到的大地肌理,與被遺忘的記憶線索。這批1940年代的停格畫面,反而是給當代環境論述、解析、建構的最好指引。而他的另一本著作「不可見的台灣」,則是從1980年代大量農林航測圖所記載的國土監測照片中,閲讀到更多環境的困境,也見證到一段段土地淪喪的史詩。然而,不論視野如何遼闊,終將踏回地面,用一位公民的身段及高度,真正關注環境的議題。
點閱:194
下載:1

歷史-macacukes石門古戰場-資源代表圖
web歷史-macacukes石門古戰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石門古戰場位於屏東縣牡丹鄉與車城鄉交界處,為1874年牡丹社事件中石門之役的戰場。當年日本以琉球漂民事件為由出兵臺灣,與排灣族牡丹社、高士佛社發生激戰。其中最激烈的戰事即發生於石門峽谷,原住民據險抵抗,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等奮戰而亡,戰況慘烈。此役不僅是牡丹社事件的關鍵戰役,也展現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堅定決心。該地保存多處歷史遺跡,如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忠魂碑及琉球藩民墓等,具高度歷史價值。2023年9月15日,石門古戰場被登錄為屏東縣史蹟,是見證臺灣原住民族抵禦外侮、書寫近代史的重要場域。
點閱:45
下載:0

歷史-圓山考古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歷史-圓山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圓山考古遺址是臺灣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標誌著臺灣考古研究的起點。位於臺北盆地的圓山丘陵,自1897年起經多次考古發掘,確認此地包含先陶、大坌坑、圓山文化等六個時期的文化層,是北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史前聚落遺址。遺址中以圓山文化最為著名,年代約距今3200至2500年前,出土大量精緻的石器、陶器、玉器與骨角器,顯示先民高度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智慧。尤其雙口罐、三口罐等特殊陶器造型,展現其創意與藝術價值。圓山文化人以農耕為主,兼行狩獵、漁撈,遺留的大型貝塚與豐富動植物遺骸,也反映其多元的食物來源與環境適應能力。
點閱:56
下載:0

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自然筆記-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萬俊明老師談西拉雅文化
點閱:245
下載:0

歷史-馬祖戰地文化景觀-資源代表圖
web歷史-馬祖戰地文化景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馬祖在1949年後便深陷戰爭陰影的島嶼,處處可見為了戰鬥、防禦、運補及政治作戰等目的而興建的各式軍事構工。自1956年起,馬祖全區進入戰地政務時期,更為這片土地烙印上濃厚的軍事色彩。一直至1992年11月7日,政府正式宣告金門與馬祖終止戰地政務,長達三十六年的軍事管制終於畫下句點。從此以後,除了從軍事管制到地方自治的轉型;隨著軍隊的逐漸撤離,在地產業不再依賴軍人消費,轉而以發展觀光產業為重心,並開放馬祖小三通,為觀光產業引入更多的觀光人潮。
點閱:45
下載:0

文化保存-林口迓老祖-資源代表圖
web文化保存-林口迓老祖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林口顯應祖師信仰源於地方神明會的輪祀活動,信徒對顯應祖師公俗稱為老祖,主要分布於北臺灣林口臺地周邊地區,此外包含泰山、五股、新店、深坑、汐止、龜山、蘆竹一帶也是信仰範圍,最晚自1901年起已形成五大股輪祀組織,包含蘇厝股、瓦厝股、土地公厝股、錢厝股和嘉寶股,歷經發展擴及至桃園蘆竹。在林口頂福巖建立前,每年農曆9月18日前後,為顯應祖師壽誕,信徒會舉行為期三日的迓老祖祝壽祭典,1994年頂福巖建立後改為安座紀念日農曆9月27日前後,包含獻供神豬、酬神戲、過火、祈安遶境與爐主交接等儀式,現今迓老祖儀式分三日舉行。林口迓老祖展現深厚的宗教情感與社區凝聚力,是林口地區民眾高度認同的宗教民俗活動。此信仰文化歷史悠久,儀式傳統豐富,充分反映林口地區的社會變遷與民間信仰特色,具高度地方認同與文化價值。
點閱:50
下載:0

文化保存-布袋戲(黃俊雄)-資源代表圖
web文化保存-布袋戲(黃俊雄)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廣東潮洲等地傳來台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約略可分為九個階段:(1)籠底戲時期、(2)北管戲時期、(3)古冊戲時期、(4)劍俠戲時期、(5)皇民化運動時期、(6)反共抗俄劇時期、(7)金光布袋戲時期、(8)廣播布袋戲、(9)電視電影布袋戲。
點閱:248
下載:0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保力村說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保力村說故事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從不同觀點介紹屏東車城保力村。
點閱:301
下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