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15
明華園的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明華園的發展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明華園最早的團長為陳明吉,1912年出生於屏東縣車城鄉,曾經加入九甲戲班,西元1930年,陳明吉與戲院老板蔡炳華共組劇團,稱為「明華歌劇團」。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為管制戲劇,成立「臺灣演劇協會」,當時獲准演出的劇團之一包括「明華歌劇團」。戰後,「明華歌劇團」更名為「明華園」。西元1962年,臺視開播,影響到內臺歌仔戲的生態,許多劇團只好散班或往野臺發展。「明華園」原本堅持在內臺演出,後來仍決定轉戰外臺。外臺的生活較為刻苦,演員大都以戲臺為住處,在哪裡演出便以哪裡為家,之後「明華園」成員才在屏東縣潮州安定。西元1982年,「明華園」以《父子情深》獲全國戲劇比賽冠軍,以及最佳團體演技獎,最佳編劇獎(陳勝國)、最佳小生獎(陳昭香),打響了「明華園」的知名度。進而有機會在隔年,進入國父紀念館演出《父子情深》與《濟公活佛》,建立「明華園」口碑。西元1997年,陳明吉去世後,「明華園」便分為八團,以「天、地、玄、黃、日、月、星、辰」,由八個子女各自掌理,各房之妻、兒女、媳婦為基本成員,團長陳勝福的「地字團」為公演團,每當有大型公演,各團便分配人力支援「地字團」。其他各團活動地區分散在中南部。「明華園」是家族劇團,陳明吉共育有八子,這些第二代成員都是現今「明華園」的支柱,陳家媳婦也大都是歌仔戲演員,三媳孫翠鳳原本不是職業歌仔戲演員,嫁到陳家後才開始學戲。陳家老大是陳明吉的養子名叫郭南海,為後場全才;老二陳勝典與父親陳明吉感情最深厚;老三陳勝國是明華園的導演及編劇高手,老四陳勝福是明華園團長,他為明華園開拓許多演出機會,舉凡工地秀、醫院、監獄、大專院校、社教館、國家劇院表演等,企圖打響明華園知名度,而針對明華園內部則採用管理概念,佈景、道具、戲服都以電腦化管理;且調整演員薪資,又要求演員要守時練功排戲,讓明華園劇團具有現代化管理的面貌;老五陳勝在是當家丑角,他所演出的角色往往成為戲劇中的重要靈活人物。老六陳勝發是公關高手,對外的應酬都交給他。老七是陳勝順,美術是他的專業,所以團裡的佈景都靠他修護,文場樂器也很擅長,是明華園的藝術總監。「明華園」曾經遠征北京、法國、日本演出,讓臺灣歌仔戲之美散播到其他國家,身為臺灣人除了感到榮耀外,也要多多支持歌仔戲團的演出!
點閱數296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8
認識規範-資源代表圖
video 認識規範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宗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人心有其深遠之影響。台灣社會中主要rn 的宗教各具有其特色,請小朋友分辨內容敘述後,是屬於基督教特色的請寫rn 1、是屬於佛教特色的請寫2、是屬於伊斯蘭教特色的請寫3、是屬於道教特rn色的請寫4。rn( 1 )1.由荷蘭傳入台灣,聖經為教義基礎。rn( 2 )2.由釋迦牟尼創立,相信因果輪迴。rn( 4 )1.敬奉彌勒祖師,注重中國傳統道德。rn( 3 )2.信仰阿拉為真神,穆罕默德是創始人。
觀看次數351
修改日期:2019-12-06
文化保存-說唱(楊秀卿)-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說唱(楊秀卿)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說唱念歌原本是中下階層沿村走唱、賣藝糊口所必須具備的技能,楊秀卿女士的藝術被發掘,始於許常惠與曾永義教授於1985年代表文建會,邀請其於藝術季中獻聲,自此楊女士致力於念歌藝術的薪傳,迄今已有廿餘載,雙眼全盲的楊女士,以溫柔卻堅定的歌聲見證台灣的社會發展歷程。
點閱數21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閱讀課程計畫-資源代表圖
web 閱讀課程計畫
林泰宇/楠西國小國小4年級
實施閱讀教學之計畫
點閱數2344
下載數272
修改日期:2022-02-14
遠走高「非」-資源代表圖
web 遠走高「非」
蔡貽良/桃園市立楊梅國中國中7年級
自編學習單、自編教材、康軒備課教材TBL智慧教室(觸控螢幕、Hiteach系統、學生每人一支IRS、每組一台平板電腦)
點閱數443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1-12-31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的水資源設施-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的水資源設施
邱敏莉/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領域/自然科學領域/綜合領域
點閱數254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5-01-07
平等與尊重-資源代表圖
web 平等與尊重
洪于珊/市立龍山國小國小3年級
1.思考社會大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捨棄「性別偏見」,並討論如何在生活中落實平等、尊重與接納的態度和他人相處。2.理解每個人的興趣和喜好,不受性別影響,可自由選擇職業,且擁有公平發展的機會。3.尊重他人隱私:不過度探聽他人私事、不隨意碰觸他人身體、不隨意翻看他人物品等。4.透過對班上同學的觀察,分辨出屬於正向性格的特質表現,並以班上受歡迎的人當做榜樣,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點閱數374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3-11-14
回清真、陜古樸-資源代表圖
web 回清真、陜古樸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回回飲食又稱「清真飲食」,專指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飲食,「清真飲食」一詞約在明末清初時出現。因為受伊斯蘭教義約束,回族的飲食中,對於具有食肉、勾爪、污穢等十數種特徵的動物,都禁止食用,讓「回回飲食」自成一系,獨立於漢族飲食外。由於回族分布甚廣,依居所不同有各自不同的主食,北方回族偏麵食為主,最具特色的食品,就屬西北回族的「拌麵」、「?」、「?」、「泡饃」跟「抓飯」了;江南回族則好米食,他們的「手抓飯」也相當有名。副食則是蔬果、禽鳥與蛋、魚跟肉為主,北方的回族特愛食用牛、羊肉;南方則是則以雞、鴨、魚為主,烹調法以烤、扒、蒸、炸、涮、燒、爆、醬為主,調味重,偏鮮鹹,對於醃菜類也相當喜好。「陜西菜」又稱作「秦菜」,陜西可說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傳說自黃帝時代開始,中國人就在這區域活動,若依史料記載來看,中國王朝自周朝起直到唐代,就常在此區的關中建都,由於關中地區自古便物產豐饒,並與西亞、北亞往來頻繁,因而烹調方式相當多樣,也帶著濃厚的塞外風情。二次大戰間,許多沿海居民遷居此地,讓蘇、浙菜系進入此區,促進了陜菜新一步的發展。此區的菜系分「關中、漢中、陜北」,「關中菜」為主流,口感偏酥爛,調味濃重;「漢中菜」的食材使用廣泛,味道偏辣、鮮;「陜北菜」取羊肉為主要食材,口味亦偏酥爛、燙口。陜西為古都所在,物產豐富,因而在許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年代,也吸收了許多種民族風采,許多自西域帶回的食材,也在此區廣受採用並擴散開來,隨著食材傳入,也傳來了西域的烹調法,像原稱「胡餅」的「燒餅」的製作法就是一例。地理鄰近北疆,遊牧風采也時常可見,所以陜西的菜色始終充滿著古趣與外族風味。甘肅是古代絲路要衝,西域瓜果經此傳入,而黃河又流經蘭州,使得蘭州瓜果頗有名聲。此地回族人口眾多,回族對於製麵頗精,因而此區的麵食種類繁多,最為有名的大概就是創始於清光緒年間的「蘭州拉麵」,創始者「馬保子」就是回族人,所以他的牛肉麵就秉持回族飲食要點,以原味質樸為上。
點閱數40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認識臺灣史前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臺灣史前文化
李姵瑩/市立中角國小國小5-6年級
透過平板電腦,學生可以從網路上得到更多史前文化的知識及生活情況敘述,藉由平板電腦的基本功能,也為學生複習本單元重點
點閱數791
下載數29
修改日期:2021-01-04
文化人活動 - 吉備真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人活動 - 吉備真備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史載吉備真備於玄宗開元五年入唐,在長安學經史、名刑、算術、陰陽、曆道、天文……等,窮涉眾藝,回國時帶唐禮一百三十卷、大衍曆一卷。後出任孝謙天皇之侍講,後官至右大臣,以出身卑賤而居高官,為當時少見之事。
點閱數38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