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34
再造歷史現場-沙灣世紀風華延伸閱讀 03 消失的大沙灣海水浴場口述歷史-資源代表圖
基隆與山、海關係密切,城市記憶皆環繞在此,城市發展更是由基隆為港而起。和平島因其地理位置自大航海時代便作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門戶,擁有豐富文化與地景資源。沙灣地區亦因海權列強的到來漸趨昌盛,成為基隆軍事與城市休閒要地。但19世紀末的築港工程,造成海岸人工化,戰後的港區管制進一步斷裂城市與海的關聯,也讓山與海的密切關係越來越遠。為了再次重現基隆山海地景,將城市生活帶回港邊,發展出「找到山、海、記憶」的願景,並採用以下策略:(1)保全考古遺構、自然海岸、關鍵視域(廊)。(2)以歷史資源為據點,整合可及街區與公有地為「策略發展地區」。(3)以港公司、中油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基隆山海城市的魅力。(4)建置山海聯通歷史散步路徑與智慧導覽系統。(5)結合考古發掘基地,籌建展現基隆大航海標記的博物館,建構與世界的對話基地。(6)以大沙灣為選址核心,籌建展現城市現代化博物館,打造城市歷史新亮點。 相關子計畫包括: 1、沙灣地區暨太平輪紀念碑歷史調查研究及敘事空間整合計畫—蒐集沙灣地區歷史發展的史料,進一步將歷史敘事轉化為故事文本,讓更多人了解沙灣地區的歷史。 2、沙灣地區影像拍攝暨出版計畫—40分鐘正片加50分鐘衍生閱讀,分別爬梳大基隆及沙灣歷史,及深入地方挖掘關於沙灣地區常民的生活現場。 3、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共識凝聚策展計畫—希望在市民之間創造可發酵為凝聚力的話題,形成沙灣新願景的共識。因此規劃一系列活動,包括港市生活採集—邀請職人分享其角度所看見的基隆樣貌,為基隆未來的生活滾動出更多的想像、尋找快樂園—重現沙灣地區不同時代,人與空間、環境互動方式的不同樣貌,如設置浴池、海港辦桌、咖啡與酒吧市集、音樂舞蹈表演、互動式劇場、山海巴士—以公車為交通工具,穿梭串連各歷史場景。 4、沙灣地區數位攝影測量計畫—針對沙灣地區空拍攝影測量與重點古蹟、歷史建築物3D雷射數位掃瞄,以作為文化價值推廣合及虛擬實境多媒體資料建置的重要基礎。
點閱數1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廣州通商航線 - 唐代世界性海上貿易圈的形成二-資源代表圖
web 廣州通商航線 - 唐代世界性海上貿易圈的形成二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當時的中國還是世界海上貿易的中心。當時海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往東北亞的航線,二是往南洋、印度洋的航線。東北亞的航線在中唐以後有所轉變,日人不再從朝鮮渡渤海到山東,改由日本南方島嶼橫渡東海至長江口。更多的日本使節與商旅來到江南,使中國東南沿海港口更加興盛。而往南洋、印度洋的航線,此時波斯商人與興起的阿拉伯商人,正活躍於南海、印度洋,往來中國貿易。於是,中國成為世界海上貿易的輻輳點。
點閱數2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三年級期末考社會試卷-資源代表圖
web 三年級期末考社會試卷
蔡芳美/市立丹鳳國小國小3年級
學期末為了解學生之學習情形,依照課本.手冊.習作及上課時之補充教材編制題目施測,作為補充學習或進行補救教學之參考
點閱數776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1-09-28
古蘭經-資源代表圖
web 古蘭經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古蘭經》(Kur’an 或Qur’an)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對許多穆斯林而言,古蘭經是真主給予身處於物質世界中的信徒最清楚及偉大的指示,提供了道德上的指引,例如人應如何生活、如何處世。「古蘭」意指應閱讀或背誦的書。穆斯林稱古蘭經時,常在其前面加上敬語,如「神聖的」或「高貴的」;也常用「阿耳吉塔普」(al-Kitab:即經書之意)一詞與古蘭經交互使用。古蘭經,乃是穆罕默德在西元610~632年間傳教的過程,由其口述門徒紀錄並輾轉抄誦而成。這些紀錄零散分布於各個地方,有些寫在羊皮紙上、有些寫在棗椰葉上、駱駝肩部較扁平的皮上或是憑著穆罕默德追隨者的記憶。古蘭經歷經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及第三任哈里發奧斯陸主導才編輯而成。阿布?伯克爾擔心經文散佈於各地,可能日久生誤,便下令整理經文,確保經文完整無訛,爾後命人書寫一部保存,民間收藏部份,一律焚毀,以免造成混淆。在西元650到656年,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統治期間(644~656),以古來氏方言為標準,將阿布?伯克爾的抄本,重新整理和統一出《古蘭經》的定本,共抄寫出七部,每部三十巨冊,分別保管於伊斯蘭教七大名城,麥地那、麥加、巴林、葉門、大馬士革...等。現今世界通行的《古蘭經》,是當年奧斯曼定本的複製本。全經共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兩百餘節,分為麥加章(約佔全經三分之二)和麥地那章(約佔全經三分之一)古蘭經所講述的故事和一些先知所傳授的啟示,與希伯來聖經及新約聖經部份內容相通,但古蘭經的體裁比較像是古阿拉伯的傳統信仰,經文是採用押韻的散文體,雖不似詩歌般,但比一般散文更便於記憶。長久以來伊斯蘭教世界一直很抗拒將古蘭經由原有的阿拉伯文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雖然這種情形已經沒有了,但一些傳統的規定仍保留著,例如將付印的古蘭經稱為馬沙伊(masahif,單數為mushaf;意即裝訂或卷冊),這個字只能以單數型態出現,印墨與紙張無法完全涵蓋或表達這神聖的字義。至今書商都不會在古蘭經上標示價錢,若有意購買者,詢問價錢的適當用語是:這部經要多少「禮」。能夠記得古蘭經全部經文的人享有很高聲望,了解其全部涵義者稱為哈非斯(hafiz;意指守護者),是榮耀的頭銜。在古蘭經還以口語傳誦及靠記憶的年代,守護者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這些內容能夠一句不漏且完整無誤的流傳下去。穆斯林總以敬畏之心來看待古蘭經,所以他們把古蘭經擺在家中一個崇敬又特別的書架上,閱讀時要先經過宗教儀式之後,才取下來閱讀。虔誠的穆斯林總是設法在每一天唸一段古蘭經,這樣在一個月之內就可以全部唸完一遍。不識字者則可以用手指頭順著經文溜一遍,深信藉由這種簡單的虔誠行為可以得到祝福。古蘭經本身就是藝術表達的來源,華麗的古蘭經已成為伊斯蘭藝術的最佳實例,古蘭經中的美術體書法被大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從建築物到陶藝和金屬容器上,甚至衣服上的圖案,都可見其蹤跡。
點閱數46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6
地名的由來(南竹湖):巴卡拉阿茲-資源代表圖
web 地名的由來(南竹湖):巴卡拉阿茲
謝東河/縣立竹湖國小國小4年級
1.了解家鄉名稱的背景2.了解家鄉景觀特色3.了解家鄉的歷史故事4.了解白螃蟹的外型特徵5.能繪製簡易的地圖
點閱數616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2-11-06
傳統住屋與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住屋與生活
李俊彥/市立仁善國小國小3-4年級
本教案旨在透過介紹台灣漢人與原住民的傳統住屋,讓學生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特色。強調學生自主行動、系統思考、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等核心素養的發展。透過分組討論與實際案例的分析,學生能夠比較不同住屋形式的異同,並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欣賞與尊重。同時融入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促進學生對多樣性的理解與包容。
點閱數21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11-25
家鄉的名稱與位置-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的名稱與位置
陳炳文/復興國小國小4年級
配合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融入數位典藏網站的豐富數位典藏內容,設計多元化的線上數位學習課程,引發學童創造力與參與感。透過數位典藏的豐富內容,配合生動趣味的數位學習課程,使教學效能有效提升、引發多元思考,達成資訊融入教學目標。透過認識家鄉的歷史、古蹟人文特性,以及探究沿海濕地生態等自然特質,培養孩子認同家鄉、進而提升學生愛家、愛鄉土的情懷。
點閱數1126
下載數93
修改日期:2022-02-14
大航海時代與黑潮航線-資源代表圖
web 大航海時代與黑潮航線
林佩欣/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1492年1月,西班牙依莎貝拉女王完成統一,在宗教狂熱及與葡萄牙海外財富競爭的驅使下,批准了義大利人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西向尋找通往亞洲航路的計畫,結果哥倫布沒找到亞洲,反而在這年10月來到巴哈馬群島和大安地列斯群島,在當地建立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519年9月,葡萄牙人麥哲倫(Ferdianand Magellan)在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五世資助之下,率領5艘船隻和270位船員,試圖沿著南美洲南下尋找東方的航道,1520年11月,船隻首次繞過南美尖端,抵達太平洋,四個月之後抵達菲律賓,但是不久之後,麥哲倫捲入當地土著的爭執遭到殺害,剩下的115名船員於5月1日離開菲律賓向南航行,最後抵達有香料群島之稱的摩鹿加群島(Kepulauan Maluku)。滿載香料之後,為了防止葡萄牙船隻的襲擊,剩下的兩艘船分別朝反方向航行,向東航行的船試圖從太平洋回國,但還是躲不掉葡萄牙人的追擊,船隻被搶走,大部分的船員遇害。向西穿越印度洋回國的維多利亞號(The Victoria),則幸運的經由南非好望角回到西班牙,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環繞地球一週的船。麥哲倫之後,西班牙人陸續嘗試從太平洋前往菲律賓,不是遭到葡萄牙人的攻擊,就是因為太平洋風向的關係無功而返。直到1556年,新國王菲利普二世即位,為了經濟需要與傳播天主教的狂熱,下令新西班牙(今墨西哥)的總督殖民菲律賓,船隊從墨西哥出發,1565年抵達菲律賓中部的宿霧(Cebu)之後,即開始尋找利用順風返回的路徑,終於在與日本相當的緯度,找到了回程的順風,順著黑潮抵達了現在的美國加州海岸,而後南下,回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科(Acapulco),這條路徑的發現,等於是找到了西班牙與東方貿易的鑰匙。因為宿霧並不適合當作殖民總部,1571年西班牙人轉到呂宋島上的馬尼拉,在當地與中國商人做生意,開啟了著名的太平洋貿易,馬尼拉變成南洋群島和中國的貿易中心,西班牙船隻穿梭在馬尼拉和阿卡普科之間的航路上,帶去的是中國的貨物、南洋的香料及印度的棉布,帶回墨西哥鑄造的銀元,黑潮航線成為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生命線。船隻從菲律賓回到墨西哥阿普卡科(Acapulco)港之後,卸下的貨物有的運到南美洲各地,有的由騾子載運穿越崎嶇的山區,運到靠近大西洋岸的賈拉帕(Jalapa),換取歐洲的貨物和墨西哥銀元,最後在維拉庫茲(Vera Cruz )裝船運回西班牙,完成全球貿易的循環。
點閱數1170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0-06-04
清明節的介紹-資源代表圖
web 清明節的介紹
楊婉瑄/市立內埔國小國小2-3年級
清明節是節氣名稱,另外也式我們的民族掃墓節,每年的四月五日總會提醒我們記得掃墓也緬懷自己的祖先。藉由簡單的PPT介紹清明節的由來和當日特殊的活動,將這個特別的節日文化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點閱數3201
下載數256
修改日期:2011-11-28
臺灣支線鐵道-資源代表圖
ebook 臺灣支線鐵道
張志仁/臺南市市立賢北國小國小3-4年級
臺灣支線鐵道
點閱數738
下載數26
修改日期: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