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跨領域數位課程-聲聲有意思-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聲聲有意思
施婷婷/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國語、社會、資訊
點閱數2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6-30
android
文化資產導覽-資源代表圖
app 文化資產導覽
邱玉婷/新北市新北市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文化資產導覽APP」提供Android、iOS及Windows Phone三個版本,可通用多種型號機型,提高本系統之使用強度及普遍性。本系統進入門檻低,以地圖結合GPS定位,以現今最流行的LBS的設計為概念,讓民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透過智慧型手機免費使用,提供高度親和性介面、操作簡單及順暢、資料正確性及豐富性,還包含了全國最新藝文活動資訊推播功能,並且整合了中央氣象局即時氣象資訊、專業導覽語音、720度環景瀏覽功能、路徑規劃功能以及加入我的最愛、線上勘誤等功能,任何群眾都適合,包含:文資、文史、建築、旅遊、親子、資訊等,都是本系統之愛用者! 邱玉婷 文化資產導覽 老師可利用行動裝置或平板電腦結合文化資產導覽App實際帶領學生戶外走訪,整合GPS及附近文化資產之查詢、導覽及路徑規劃等功能,提供以「GPS目前所在位置」及「自訂搜尋」兩種定位方式,系統可自動取得GPS位置進行目前所在位置相關文化資產資料搜尋,可以透過定位位置一目了然的查詢週遭相關資產,並透過APP的專業導覽語音,讓學生親身實地的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及社區有哪些文化資產,讓學生更加認識在地文化歷史及熟悉學習區域的環境,並有助於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索及學習興趣,老師們可運用於社會歷史科、地理科、文化等數位教學課程來輔佐學生或執行相關教育課程。
點閱數1185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2-04-05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3-4年級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鰲峰山,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孕育出牛罵頭、營埔與番仔園等史前文化,並與南部牛稠子文化有交流。遺址最早由日籍學者國分直一於1943年發現,2002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展開規劃,2013年,古物沙鹿區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移入園區展示,並將鰲峰山營區和原清水神社遺構列為歷史建築。園區原為陸軍清水營區,包含日治時期清水神社與戰後軍事建築,具多元歷史層次。在2014年完全對外開放後,民眾得以參觀現場展示的出土文物與考古成果,以及保存的南勢坑遺址文化層等重要古物。戶外設有觀景臺與步道,是結合自然景觀、歷史教育與休閒遊憩的文化場域。
點閱數8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臺灣主要的河川與特色-資源代表圖
video 臺灣主要的河川與特色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1.透過地圖觀察了解臺灣河川的發源與主要河川的分布,並藉由提問與思考的過程,解臺灣河川的特性。rn2.了解河川的功能以及興建水庫的目的,引導學生培養正確使用水資源的觀念與態度。rn
觀看次數366
修改日期:2019-12-09
元之大都-資源代表圖
web 元之大都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1206年鐵木真被推為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1215年蒙古軍攻佔中都後,廢除中都之名,恢復燕京舊稱,1264年,忽必烈下詔將燕京改稱中都,府名仍為大興,”燕京”之名從此廢用,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國號”大元”,次年2月改中都為大都,並定國都於此,1279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大都遂成為統一的中國之首都。金中都城是在唐幽州城、遼南京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而元大都城則完全拋棄了舊的城基,在一片新拓的土地上建造起一座宏偉的城市。原因之ㄧ是因為中都城經過金末戰亂,宮殿城防遭到嚴重的破壞,1217年又發生大火災,加上中都蓮花河水系水量不足,不能滿足都城日常用水的需要,另選新址是為了找尋新的水源。最後選中了中都的東北郊作為新址,原因有三:1.此區是金朝宮苑太寧宮的舊址,環境優美;2.太寧宮內的瓊華島是中都一帶的”制高點”,在此處建城有”鎮壓”住前朝的用意;3.新城址可用西北山區的水源,與高梁河接通,引水入城,不僅可以滿足宮廷和居民用水,還解決了大都的漕運問題。主持大都設計規劃與施工的是劉秉忠。劉秉忠(1216-1274)在忽必烈取得汗位之前曾向他陳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的道理,對忽必烈產生極大的影響。元朝建立後,劉秉忠身居太保,對定國號、立朝儀官制、營建大都城池與宮殿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大都城於1267年正式興建,主要工程分為宮殿、城池、河道三項,初期主要進行宮殿建築,1274年大部分完工,然後修築城垣,1283年基本建成大城。現在,北京還保存幾段大都土城遺蹟,從馬甸到皇亭子一段殘垣是北城牆遺蹟,2003年在此建成”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北京歷史的發展,即使是歷經遼之陪都或是金的首都,其影響都未能涉及長江以南的地區,一直到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在此定都,北京才真正成為整個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這種地位從元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清,並愈加鞏固。
點閱數3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台灣的自然災害(第一課)地震-資源代表圖
video 台灣的自然災害(第一課)地震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台灣位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地震頻繁。本單元了解台灣地震頻繁的現象及探討地震造成的災害,學會列舉地震的防災及因應方法。加強防災和應變能力,減少地震危害,學習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觀看次數611
修改日期:2019-12-06
photostory-海東成長-7-資源代表圖
web photostory-海東成長-7
陳詠綺/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海東的校園 學生須利用照片用軟體編輯
點閱數20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2-12-07
傳統技藝-五花八門弄獅頭 施竣雄的出「獅」之路-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五花八門弄獅頭 施竣雄的出「獅」之路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舞獅在臺灣民間俗稱「弄獅」,一般以兩人為單位,一人掌獅頭、一人藏獅尾,兩人相互配合,揣摩並舞動出獅子的各種不同神情姿態,常常贏得台下觀眾滿堂喝彩。舞獅在臺灣早期農村社會相當常見,除了是慶典上的娛樂活動,也是農村子弟習武健身的途徑。出身鹿港的施竣雄,自小看著父親施炳製作獅頭,因而對獅頭產生了深刻的情感。目前身為施家第二代「獅傅」的他在化身醫生,巧手救治全臺各地的老獅子的同時,也致力於傳承所學,與兒子施智翔共同推廣傳承三代的獅頭工藝。
點閱數1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世界奇景-資源代表圖
web 世界奇景
陳欣之/市立永平國小國小1-6年級
世界奇景 照片加文字
點閱數131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07-12
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資源代表圖
web 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隨著天主教各教會進入中國,各教會或教會內部對中國儒家文化的認識漸漸出現了分歧。其中最引起爭論的,就是中國的祭祖與祭孔活動,究竟是屬於宗教性質,抑或只是中國的禮俗。假使祭祖祭孔的活動是屬於宗教性質,那就違背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教義。1628年(崇禎元年),耶穌會為了解決歧見,便在中國召開會議,達成共識:不把中國的祭祖祭孔活動,當作是偶像崇拜。較晚到中國傳教的方濟會與道明會,對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成功既羨慕又嫉妒,加上不贊成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方式,因此將對中國的禮儀之爭再度點燃,也使得羅馬教皇對此問題逐漸重視。耶穌會士擔心爭論的結果會影響在中國的傳教,也派員回羅馬為在中國的傳教方式辯護與解釋。最後羅馬教皇於1704年頒佈禁令,嚴禁入教的基督教徒行中國禮儀。教皇頒佈禁令後,派遣使團到中國面見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對此禁令極為憤怒,下令只有經過朝廷批准的教士才可在華傳教。多數的教士意識到此舉將會嚴重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情形。因此1719年(康熙58年)教宗再度派人來華交涉,希望中國能允許傳教士繼續在華傳教。不過這次的交涉並未成功,傳教士所提出的條件反而惹惱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決定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教。
點閱數33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