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5
認識家鄉(馬祖)-島際交通-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家鄉(馬祖)-島際交通
陳君鳳/縣立中正國中(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鄉土教材
點閱數565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3-04-04
布農族射耳祭活動補充教材-資源代表圖
web 布農族射耳祭活動補充教材
金忠勇/臺東縣廣原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以台東縣海端鄉龍泉部落舉辦之布農族射耳祭活動為例,運用學生敘說自己的文化,補充有關當地布農族祭儀活動內涵
點閱數397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2-11-22
對台獨運動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對台獨運動的影響
景徽/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台獨運動的起源可以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但基本上戰前的台獨運動和戰後的台獨運動在性質上並不相同。戰前的台獨運動所要對抗的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而戰後的台獨運動所要對抗的對象,早期是國民黨政權,近年來逐漸轉變為海峽對岸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就戰後的獨立運動而言,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對台獨運動有著很大的影響。二二八事件期間雖然並沒有出現任何台獨主張,但對台人產生獨立想法有重大的影響。雖然根據目前的史料,在該事件以前已有零星之台獨主張的出現,不過,政府接收台灣之初,台人確實抱著歡欣鼓舞的心情,期待五十年異族統治的「差別待遇」結束。沒有想到,陳儀政府在台灣的倒行逆施,不但造成「二二八事件」的爆發,也使得台人對中國之統治者徹底失望,導致戰後新一波台灣獨立運動的興起。被稱為「海外台獨運動初期最著名的領導者」的廖文毅,於二二八事件後遭到通緝而亡命海外,先逃至香港,再轉至日本、歐洲、美國等地,從事反政府運動,並鼓吹台灣獨立,最後集中於美國,使美國成為台獨勢力的大本營。1947年,廖文毅先在香港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1951年,廖又在東京成立「台灣民主獨立黨」,接著,分別在1955年9月和1956年2月先後組織「台灣共和國臨時國民議會」及「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1960年2月,由王育德主導,幾個台灣留學生在東京成立「台灣青年社」。另外,史明結合幾個團體,於1967年4月成立「台灣獨立聯合會」,次年解散,再創「獨立台灣會」。隨著台灣留學生在海外各地的逐漸增加,原本以日本為根據地的獨立運動,慢慢擴展到美國、加拿大、歐洲。釵h新的台獨運動團體相繼出現,例如「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歐洲台灣獨立聯盟」、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等。進入70年代以後,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台獨組織聯合起來,組成世界性的「台灣獨立聯盟」,並將總部設於美國。二二八事件後在海外興起的台灣獨立運動,出現多種不同版本的「台灣民族論」。不過,他們的共同點則是對所「外省人」有相當的疑慮和排斥,並以推翻台灣的國民黨政權為目標。這也是為何每次提到二二八事件時,總會伴隨著省籍情結的出現。二二八事件所造成的傷口已經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盡量撫平它,對二二八受難家屬做最大的補償,才能使臺灣從省籍情結中走出來,讓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真正結合在一起,共同為臺灣的未來努力。
點閱數36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2-08-25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資源代表圖
web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1949年4月省政府頒布「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規定第一期農作物收割繳租,僅按每年正產物的37.5%,隔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確立佃農對地主收納地租,一年不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總量37.5%為準。有鑒於過去的口頭約定以及不合理的書面租約,常常發生糾紛,所以一律廢止,且依照減租辦法,全部換訂新約,訂定租期不得少於6年,中途不得非法中止租約,期滿需要承租仍可續約,並由當地鄉鎮區長證明。新訂租約規定一式三份,除業主、佃農各一份外,鄉鎮公所也各有一份,以備政府隨時檢查。 實施減租後農民因租期獲得保障,而帶動增產意願,土地生產總量逐年增加,且因標準收穫總量計算租額規定,所增產之收益均歸佃農所有。耕地減租,佃農因租率由50%至70%,一律減為正產物收穫量37.5%。民國37年,中等水田一甲,總收穫量為4649公斤,繳租後收益稻穀為2092公斤;減租施行的38年,佃農收穫量為4860公斤,增產收益為211公斤,減租收益為814公斤,佃農可得3117公斤,比減租前增加收穫。 耕地減租後,地主對土地投資興趣減低,地價逐年下降。
點閱數457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2-08-25
事件的擴大-資源代表圖
web 事件的擴大
景徽/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由於未獲得滿意的答覆,台北市民於28日罷市罷工,並示威請願。然而,在這一期間又發生公署衛兵開槍事件,使得亂事越加嚴重。首先是民眾圍攻專賣局。民眾因緝私傷人事件未解決,因此於28日上午9時遊行,至10時到位於今重慶南路的專賣局台北分局,群眾誤以為局內查緝員其中之一是昨天兇手,乃將他與另一警員圍毆致死。並將局裡所存之火柴、菸酒、汽車及腳踏車丟到街上焚燒。隨後民眾轉往長官公署抗議。下午一點左右,約有四五百名群眾往長官公署前進,沿路並有人呼喊口號,另有民眾以為長官公署有米可領,乃尾隨而至,場面浩大。然而,群眾至中山路路口尚未到公署廣場前,即被配備整齊的士兵所攔下,不久槍聲響起,民眾四處奔逃,有人傷亡倒地,此即公署衛兵開槍事件。這件事也是導致整個局勢惡化的關鍵所在。然而,事件真相已經無法釐清,唯一能確定的是此事件之後,官民對立已是形同水火,而台人自光復以來所累積的怨氣也一股腦地爆發出來。於是,台人原本發洩的對象從長官公署擴大到所有的外省人。在對抗公署的同時,也對外省人進行暴力的行為。
點閱數54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2-08-25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資源代表圖
web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景徽/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台北市參議會邀請台籍國大代表及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於3月1日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並提出數項要求:解除戒嚴令、釋放被捕市民、軍警不許開槍等,並由陳儀向全省廣播。陳儀全部接受,並認為應該名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簡稱處委會),此即名稱的由來。然而,處委會在官方的運作下規模急遽增大,許多成員加入,使得處委會竟變成各派系勾心鬥角的戰場。3月2日下午2時,處委會假中山堂三樓開會,會中決定採納「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之意見,由商會、工會、學生、民眾、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五方面選出的代表組成處委會。惟最後決定擴大組織,包括省內各參議員、國大代表,並定每日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在該會處理民眾之要求。然如前所提及的,其中各個派系不是全為台人著想,同時也想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其中「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乃一重要的本土勢力,與另一本土勢力「憲政協會」處於對立的狀態。而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也想趁利用事件以建立大功,不論如何,在官民交涉之際,社會秩序有逐漸安定的跡象。
點閱數44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2-08-25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語言政策-資源代表圖
web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語言政策
何力友/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推行的國語運動是剛性,更加講求效率。也就是說,國語推行是積極推行且限期完成地。行政長官陳儀擬定的藍圖:著手國語及國文的教授,使臺人能明瞭中國文化,並可望於四年之內完成。但是,也因為陳儀的語言政策,求取速效,遭致部份臺人反感,這也是二二八事件前,另一項文化衝突。戰後初期國語運動的推行方式如下:一、制訂國語普及計劃,按照接管計劃綱要及計劃內容,限期逐步實施。二、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1946年4月,正式成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各縣市也成立國語推行所,訓練各地教授國語文的人員。。三、著重訓練工作人員,培養國語文師資,完成大量的師資招聘。四、創設臺灣省編譯館,編審一系列教科書、國語書報,以及語文教材的編印。五、注重國音,推動國音廣播示範。國語文推行的層面甚廣,連公文書、教科書及報紙等,也限用中文發行與撰寫。不僅如此,除了推行之外,更積極禁止教師使用日語授課,查禁部份日文圖書。臺灣光復屆滿週年,公署已明文廢止報刊的日文版,遏阻報章雜誌日文版的發行。從一系列的動作可清楚知道,公署推動語言政策的步調。有鑑於臺灣光復未久,臺灣現有的國語文教科書不足,雖有中華民國教育部編訂的教科書,由中國運抵臺灣,但緩不濟急;因此,公署並未禁止私人編寫教科書。另外,部份臺人及出版社,傳抄及重刊戰前中國及日人編輯的國語文讀本,遂造成戰後初期,國語文教科書種類繁多。雖然,當時市面上流通的國語文讀本,良莠不齊,但也適時補足了部份臺人對於國語文求學若渴的需求。
點閱數813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2-08-25
事件起因-資源代表圖
web 事件起因
景徽/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乃在1947年2月27日,查緝人員接到密報,前往當時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附近查緝,但僅查獲一四十歲寡婦林江邁的私煙。查緝人員不理小販林江邁哀求,仍將其金錢與私煙全部沒收,甚至以槍托擊傷林氏的額頭。後因急於離開,其中一名查緝人員傅學通開槍示警,卻誤中市民陳文溪。往後事件有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因專賣局官員查緝私煙不當,誤殺了民眾,事後又處理不當,激起民怨。因此民眾聚集不散,有人到處宣揚此事,有人則到《臺灣新生報》要求刊登此事件。次日事情越演越烈,民眾群聚抗議,台北工人、學生、商人也都加入抗議行列。2月28日下午一時,群眾往行政長官公署前進,不料受到公署士兵開槍射擊,此為「廣場事件」。下午二時,群眾至中山公園(今之二二八和平公園)佔領臺灣廣播電台,向全台廣播,號召臺灣各地群眾反抗官吏,終於使得查緝私煙不當事件演變成為全島性的反政府行動。關於查緝私煙事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據長官公署的說法,林江邁是因與查緝人員爭執「互毆」時流血的。二、據警備總司令部的說法,林氏是當地流氓在雙方爭執時,以「亂石圍擊」而受傷的。三、《台灣新生報》報導則說:「查緝員以槍托擊傷林江邁頭部」。四、一般民間說法,均稱查緝員以槍管或槍托擊傷林江邁。然而,經台北地方法院經查證驗傷後判決稱:「林江邁……向葉得根哀求發還私煙,葉憤其糾纏不已,隨手以手槍敲伊頭部,致伊頭部被挫傷流血。」由上可以確定,一、二的官方說法是不正確的,林江邁確實是被手槍敲傷頭部。另一方面,查緝私煙也不單純。除了與民生有關之外,其中也有許多流弊。首先,走私其實與部分不肖官員有關,然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當然引起民怨。其次,緝私員品質不佳,緝私變成私吞。而緝私員與警察執法態度不佳尤為嚴重,使人民心生反感,因此查緝人員與民眾發生衝突時有所聞。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加上沒有得到官方滿意的答覆,終於引發隔日的二二八事件
點閱數475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2-08-25
聽俚語,遊基隆-資源代表圖
web 聽俚語,遊基隆
陳建邦/基隆市仁愛區尚智國民小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修改自基隆市本土語言教材,內容為基隆在地俚諺,為了解本地傳統生活的一門途徑。
點閱數700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2-06-03
永遠的阿嬤-資源代表圖
web 永遠的阿嬤
古文憲/市立八斗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作者參加外婆喪禮,經過家人同意,用鏡頭將整個土葬出殯當天的過程拍攝下來,哀戚中透露出對外婆永遠的思念。
點閱數676
下載數50
修改日期: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