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32
台灣銀行與「(舊)台幣」的發行-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銀行與「(舊)台幣」的發行
陳炯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政府隨即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負責接收台灣,並公佈「中央銀行台灣流通?發行辦法」,準備以「台灣流通?」取代日治時期所發行的通行紙幣。但是由於隨後中國大陸發生國共內戰,戰後復員未能順利進行,大陸金融體系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困境;為了隔離大陸上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乃在台灣採取地區性的貨幣制度。又因為台灣經濟、政治、民情不同於中國大陸,加以中央與省的權力糾葛,台灣流通?終未發行。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5月20日台灣銀行經財政部核准,改組成立,仍稱為「台灣銀行」,並繼續取得紙幣發行特權。先發行壹圓、五圓、拾圓面值的新版「台幣」(現在稱為「舊台幣」),後因為通膨壓力,不斷提高發行的面值。這時期的紙幣上的圖案主題,是以「國父肖像」、「台灣地圖」、「台灣銀行」、「鄭荷海戰圖」等交替使用。其中的「鄭荷海戰圖」相當具有時代意義。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台灣通貨膨脹,民眾對台銀發放浮濫的舊台幣失去信心,台幣日益貶值,發行額大增,在無有效改革幣制之政策實施前,為了維持台灣貨幣體系的流通,台灣銀行特別發行「定額本票」與原有的舊台幣共同流通,面值有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最後甚至發行壹佰萬圓面值的本票,台灣通膨的惡化程度可想而知。
點閱數644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0-05-25
元氣小子「停看聽」-社會技巧課程方案設計-資源代表圖
一、作品名稱:元氣小子「停看聽」-社會技巧課程方案設計二、製作單位:崇明國小資源班三、作  者:邱幸儀四、適用領域:特殊需求領域五、適用對象: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合併人際適應困難者六、設計動機:因應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教學需要,藉以提升特殊需求學生之人際溝通與衝突解決、自我肯定能力。七、功  能:促進特殊需求學生溝通表達、人際問題處理能力,進而建立自信與養成正向思考習慣。
點閱數1647
下載數195
修改日期:2022-02-14
保護區報導-資源代表圖
web 保護區報導
忠貞國小/忠貞國小國小5-6年級
1.翰林六上社會科教師手冊教師解說複習台灣保護區的類型,觀賞http://np.cpami.gov.tw/以及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reservevu; 相關影片2.學生分組上台報告各小組已上傳至學習拍2.0的「國家公園專題報告」3. 學習拍2.0教師將學生事先上傳至學習拍2.0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利用平板進行作答,並上傳繳交成果4. 平板 27台.學生使用平板至學習拍 2.0 取得教師設定的專題報告內容項目並上傳成果及自設的題目。學生因自行操作多媒體的新鮮感,大幅提升專注力與學習興趣。5.觸控電視教師使用觸控電視播放教學短片,同學上台直接觸控電視做報告分享,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
點閱數28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1-02-19
成都小吃-資源代表圖
web 成都小吃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夫妻肺片」是近五十年才出現的四川小吃,由來說法有二,說法稍有不同。一是五十年前,有對夫婦叫郭朝華和張田正,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炒「麻辣牛肉肺片」販售,從提籃叫賣、擺攤招客,最後開店做生意,由於並無真正用到牛肺,加上是夫婦一同販售,故稱「夫妻肺片」,以便和其他的麻辣牛肉肺片作區隔。第二種說法,郭朝華和張田正十分窮困,想做生意也沒有本錢,有個做鮮牛肉生意的肉販,看他們可憐,便把賣剩的許多牛雜送給他們,兩人便把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碎牛肉這些牛雜,加入香料滷汁去腥,隨意翻炒後上桌,不意結果大受好評,由於是夫妻倆人一起取用人家以不要的牛雜製作,故名「夫妻廢片」,後來客人認為「廢」字不雅,就替他們改為「夫妻肺片」。「擔擔麵」在臺灣俗稱「擔仔麵」,顧名思義就是挑著擔子賣的麵。臺灣的「擔仔麵」已經與四川的擔擔麵有著很大的不同,臺灣的擔仔麵是以肉燥、雞湯為主味,味道以鹹甜取勝。四川的「擔擔麵」,則是五味雜陳,酸、甜、辣、鹹、香俱全。先在碗底放上四料:蔥、薑、胡椒、冬菜,再淋上七油: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芥子油、茴香油、大蒜油、雞油後,然後放入麵與佐料拌勻食用。麵的味道會依所加的香料油與料而改變,「七油」之間和「四料」的比例,可以條出各種不同的風味,這就成了各個家庭的不傳之方,僅由婆傳媳一脈相承。
點閱數2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跨領域數位課程-訂做一個家-我愛家鄉-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訂做一個家-我愛家鄉
陳姝餘/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社會/語文
點閱數985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23-12-04
傳統技藝-你認識我嗎? 文博會的文化辨識度-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你認識我嗎? 文博會的文化辨識度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文創商品中的文化底蘊是臺灣「有溫度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創商品有著臺灣優異的工藝職人的才情與努力,但這一塊卻在當代社會面臨養成與交棒的窘境。
點閱數2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開書院-資源代表圖
web 文開書院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被譽為有開台文化之父的文開書院
點閱數21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12-27
甲午戰爭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甲午戰爭的影響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近代化改革進入新的階段:為期三十年的自強運動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而告結束。有識之士認知器物改革無法達到自強的目標,思想觀念大為轉變,因而進一步要求制度方面的變革。在馬關條約簽訂的那一年,康有為、梁啟超師徒二人各地舉人發動公車上書,以變法圖強為號召。國際地位低落面臨嚴峻的外交危機:馬關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爭相租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讓中國面臨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嚴峻外交危機。龐大的賠款財政負擔影響國計民生至鉅:馬關條約的二萬萬兩賠款與贖回遼東代價三千萬兩,再加上向西方各國貸款的利息負擔,使中國須以往後數十年的關稅作為抵押還債之用,影響國計民生甚鉅,也阻礙中國近代化建設的發展。傷害中國工商業的發展:馬關條約中一條日人有權在中國設立工廠的規定,使西方各國可以依照最惠國待遇條款要求一樣援此例辦理。造成西方各國可以就近利用中國的低廉原料與人工,商品又可以免稅納捐,使中國的工商業無法與之競爭,嚴重打擊中國工商業的發展。甲午戰爭期間,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近代中國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至此產生二個不同路線,一為支持清廷繼續推動改革、一為推翻清廷進行徹底改造。
點閱數597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10-06-03
小豬撲滿工廠-資源代表圖
web 小豬撲滿工廠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43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歌仔戲與廟會儀式-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歌仔戲與廟會儀式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有史以來,戲劇就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民間戲劇演出的時機有:宗族祭祖、新屋落成、還願、寺廟神誕、慶壽及對違約的處罰等。其中,最普遍的是寺廟祭典與四時節令的演戲。戲劇演出也結合民間社會的人際網絡,親友之間互相邀集前來參與祭祀及觀看戲劇,除聯絡彼此情感,也促使人與人之間互動更為緊密。歌仔戲從本地歌仔時期便擔負著祭典酬神的重要祭儀,所以當歌仔戲逐漸從宜蘭傳至台灣其他地區後,除增加戲劇本身的藝術特色外,濃厚的儀式色彩仍然保留。由於劇團演出與社會習俗結合,所以演出的時間、地點、劇目皆須合乎祭儀,一般戲劇演出前,總會有祭祀儀式的進行。這些儀式包括起鼓、扮神仙劇(百壽圖、醉仙、八仙),以及跳加冠(官),與金榜,稱之為三齣頭,原本這些是亂彈戲演出時的習俗,但是歌仔戲也沿用此程序。其實扮仙戲反映了一般人希望得到的圓滿,所以有三種內容,一種是象徵神仙降臨的祝福的戲,一種是象徵封贈富貴的戲,還有家庭圓滿的戲。劇團演員在扮仙戲中便是扮演人與神之間的橋樑,執行宗教的儀式。扮仙戲的三仙指福、祿、壽,這些神仙會獻上魁星、麻姑、財福、男女童;如果是扮八仙,便是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李鐵拐、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以及瑤池金母獻蟠桃、男女童等。跳加冠是由一個戴面具者,手持「天官賜福」的卷軸,在台上表演;最後的金榜是高中狀元的小生,與鳳冠霞帔的小旦,兩人拜天地。俗語說:「加官禮多過戲金銀」,是一般戲班及廟宇對於扮仙戲重視的寫照,只要戲團扮過仙,假使遇到颱風天無法演出,廟方仍要給戲班戲金。而信徒藉由扮仙戲而能得到心靈滿足,足見此種儀式的意義非凡。臺灣各戲劇都有自己的戲神,這些戲神有田都元帥、西秦王爺、老郎神、孟府郎君,而歌仔戲的戲神是田都元帥。日治時期學者鈴木清一郎調查發現,當時臺灣已有奉祀田都元帥的廟宇,田都元帥的造形有三種,第一種為小兒穿大人衣,第二種為穿文官或武服者,以及無鬚年輕人,其臉上特徵有一螃蟹的標記,腳下常有金雞、玉犬伴隨。民間對於田都元帥的傳說也多與螃蟹有關,因此也衍生?一些相關的禁忌。劇團為維持演出時的順利,有其一定的習俗及禁忌。例如演員們忌吃毛蟹,因為毛蟹是田都元帥的救命恩人,因為傳說田都元帥是個棄嬰,被遺棄在田間,全仰賴毛蟹吐沫餵養,才得以存活長大,所以演員們以不吃毛蟹表達感恩。此外,還有對蛇的禁忌,歌仔戲藝人認為蛇是不吉祥之物,所以演出時看到蛇,要燒香拜拜,有的甚至不演「雷峰塔」這齣與白蛇有關的故事。另外,劇團對「花」有忌諱,認為「花」有混亂之意;在戲劇演出前,文武場的樂器不能任意敲打,以免打亂規矩;還有演出時的頭盔、跳加冠的面具都不能亂戴,以免失聲。劇團的信仰神、禁忌,讓演員在演戲時可得到心靈上的安全以及保佑,也規範演出時的神聖性,讓演出能更加圓滿。
點閱數8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