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27
中泰國小智慧教室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中泰國小智慧教室教案
劉可德/市立中泰國小國小5-6年級
利用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幫助學生有效複習,提升注意力。
點閱數662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0-12-30
藝陣直加弄-資源代表圖
web 藝陣直加弄
陳玟融/臺南市安定區南安國小國小4-6年級
藝陣直加弄
點閱數378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5-12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資源代表圖
web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
吳秀綉/縣立鎮東國小國小4-6年級
本手冊配合五年級社會課程,設計臺南巿古蹟一日遊,臺南之古蹟全國之冠,藉由校外教學激起思古幽情。一條條古街、一座座寺廟、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在告訴我們先民的腳步、歷史的軌跡,這些都是最直接、最動人的歷史。量多質精的古蹟巡禮,豐富熱鬧的民俗活動,風格多變的近代建築,共同建構出臺南精采動人的面目。
點閱數729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2-10-09
田頭田尾土地公-聚落形成-資源代表圖
web 田頭田尾土地公-聚落形成
葉慧雯/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土地公是掌管土地和農業豐收的神明,和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活動的漢人,關係密切,漢人移民到臺灣後,把原鄉的信仰也帶來臺灣,在開墾及興修水利的過程當中,祁求土地公的「保庇」,是一件普遍亦重要的事情。全臺灣最多的神祇,非土地公莫屬,而我們也能從土地公廟的分布,觀察到漢人最初聚落的形成。
點閱數502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6-01
戰後歌仔戲狀況-資源代表圖
web 戰後歌仔戲狀況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西元一九五○年代,官方單位成立「臺灣歌仔戲改進會」,要以創作型劇本與施行導演制度「改良」歌仔戲。西元一九五二年又成立「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執行辦理每年度地方戲劇比賽,擬定准演或禁演的歌仔戲劇目,除整理舊有劇本,也徵求反共抗俄與富有教育意義的新編劇本。這些新編劇本,經過協進會審核後,便分送給各劇團演出,只是這些主題富含教化觀點的劇本,不論內容、身段、行頭道具,大都是以京劇為模擬對象,各劇團能採用的部分有限。所以歌仔戲劇團只有參加官方舉辦的「地方戲劇比賽」時,才會演出協會提供的劇本,平時在民間演出若照「標準劇本」,一般觀眾無法接受。因此官方所施行的規定,對於民間劇團的效果不大。在日治時期雖有歌仔戲劇團進入內臺劇院演出,但劇團數量不多,劇團仍以野臺演出為主;不過,戰後這情形有很大改變,許多歌仔戲劇團紛紛進入商業劇場演出內臺戲,演出野臺戲的劇團數量反而較少。劇團在戲院演出的檔期為十天一個檔期,所以固定以十天為一個段落,結束後劇團馬上趕往下一個劇場,戲班主與戲院老闆採取三七分帳。不過,有些受到觀眾歡迎的劇團,可能會在一地連演十天以上。此時期的內臺歌仔戲是延續日治時期的演出方式,包括夜戲演出前加演一段京戲、使用機關佈景、軟式佈幕,以及各種千奇百怪的噱頭吸引觀眾。在演出內容上,多演出「胡撇仔戲」,意即演員穿著日本和服、手拿武士刀,或是佩帶左輪手槍等,非古裝戲服的裝扮演出,而且戲劇內容走「奇情武俠愛情倫理」路線,有別於傳統上教忠教孝的歷史故事。音樂改為大量使用西洋音樂,曲調除改唱流行歌曲,如【青春嶺】、【滿山春色】等以外,由於閩南「都馬劇團」來臺,「都馬調」的日益盛行,也豐富歌仔戲的曲調。
點閱數241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5-28
租稅優惠-資源代表圖
web 租稅優惠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加工出口區設廠之廠商可享有異於區外的許多優惠,例如:1?自國外輸入之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半製品及樣品免徵進口關稅。2?外銷或進口之產品、機器設備、原料、半製品及樣品免徵貨物稅。3?新建之標準廠房、自管理處取得之建築物免徵契稅。4?外銷物資與外銷有關之勞務,及購進物資免徵營業稅。
點閱數29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25
隋唐時代華夷一家-資源代表圖
web 隋唐時代華夷一家
鄭字廷/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由於唐室不言「夷夏之防」,對外國文化的輸入採取放任的態度,因此域外文化在中國境內得以自由發展而不受排斥。自漢通西域以來,西域諸國特有的音樂、技藝便源源不絕地輸入中國,及至唐代,胡樂更為流行,甚至朝廷若干典禮所用的音樂,亦以胡曲為尚。胡食(葡萄酒、燒餅、蔗糖)和胡服也風靡於當時的貴族仕女之間。技藝方面如擊鞠(又名波羅球,類似今之馬球)、繩技等;舞蹈方面如拓枝舞、胡旋舞等,深受唐人愛好,皆自西域傳來,由此可以想見唐人生活的胡化程度。此外,唐室也任用胡人為節度使,掌管一地的軍政大權,唐玄宗時營州雜胡安祿山為平盧、范陽、河東三大邊鎮的節度使;突厥人哥舒翰任河西節度使;高麗人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等。唐室連重要的軍防交給外族人之外,在「安史之亂」後,也引進了李克用等沙陀人來平定唐朝中後期的內亂。可見唐朝不嚴所謂「夷夏之防」,這些外族也在與漢族生活之下,再度成為新的一個中華民族的支脈。
點閱數22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09
禮貌教育-資源代表圖
web 禮貌教育
陸文杰/縣立寧埔國小國小1-6年級
禮貌教育宣導資料
點閱數531
下載數37
修改日期:2011-12-02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動物-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動物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史書中有很多關於天馬的記載,書中的天馬並非神話傳說,乃是一種西域的優良馬匹,高大雄壯且速度極快。天馬之說應是跟漢武帝有關;據說他曾卜卦,卦文說:「神馬當從西北來」,武帝便積極向西域求馬。西元前105年,烏孫王向武帝求娶公主,願以良馬千匹作為聘禮,武帝十分欣喜。大宛馬即是有名的汗血馬;武帝得知大宛有良馬,派使者帶千金欲與大宛換取良馬,大宛拒絕、殺漢使並奪取其財富。武帝派李廣利出兵征討,獲勝後得三千匹汗血馬。武帝見汗血馬神駿非凡,更勝烏孫馬,因此將烏孫馬改稱西極馬,把天馬的封號給了大宛馬。這些馬匹對改良中原馬具有積極意義,中國內地養馬業也因此迅速發展。 駱駝:這是西域地區的重要動物;東漢嶺南地區流傳:「少所見,多所怪,見?駝以為馬腫背」。蠹駝指的就是駱駝,是古代絲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駱駝能負重致遠、辨識路途、預測沙漠氣候,古代各國商人把生絲、綢緞、油漆、麻布和皮革裝備,綁在駱駝上,組成浩浩蕩蕩的商隊,來往於絲路上。獅子:據說戰國時代就已傳入,在西漢末的長安城,已經繁衍出成群的獅子。又稱師子,唐代喜以此稱。拂菻狗指的是哈巴狗,約在唐初時傳入。《新唐書》記載:「唐武德七年,高昌王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吋,長尺餘,性甚慧,…中國有拂菻狗,自此始也」。由此可知,中國的哈巴狗是透過高昌而傳入。鴕鳥:鴕鳥在漢代的文獻中已有記錄,據說是從條枝國經安息再傳入中國,當時並不是叫鴕鳥,只稱大鳥或大雀。首次出現鴕鳥之名在唐代,由駱駝比喻而來。明代時把鴕鳥稱駝雞,多從海上傳入中國;鄭和下西洋時在阿丹國「買得駝雞」,就是很好的說明。
點閱數5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遺跡發現者 - 王道士-資源代表圖
web 遺跡發現者 - 王道士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王圓籙,湖北人。早年因逃荒離開家鄉,後來在甘肅的巡防軍當小兵。士卒退伍後,流浪到莫高窟做道士,法名法真。喇嘛念的是西藏經,找他幫忙解釋漢文經典。因為佛窟改建道觀的工程,意外在十六號洞窟,發現大批文物,即後世所謂「敦煌寫本」。
點閱數3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