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27
文化保存-布袋戲(陳錫煌)-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布袋戲(陳錫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廣東潮洲等地傳來台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約略可分為九個階段:(1)籠底戲時期、(2)北管戲時期、(3)古冊戲時期、(4)劍俠戲時期、(5)皇民化運動時期、(6)反共抗俄劇時期、(7)金光布袋戲時期、(8)廣播布袋戲、(9)電視電影布袋戲
點閱數20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v5587國小社會 公民-資源代表圖
video v5587國小社會 公民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國小社會 公民
觀看次數279
修改日期:2019-12-04
<DOC 志工小旅行>2018芎林桂竹筍採收勞作-資源代表圖
video <DOC 志工小旅行>2018芎林桂竹筍採收勞作
明基友達基金會/竹苗DOC輔導團隊國小5-6年級
【新竹縣芎林DOC】「DOC 志工小旅行」- 芎林桂竹筍採收勞作春日富含水氣的大地山林間,蘊藏著隱動的生命力量,鮮嫩的桂竹筍正破土而生。《DOC 志工小旅行》募集臺北、桃園、新竹、臺中的明基友達集團公司志工,一同拜訪紙的故鄉─芎林紙寮窩,採收破土嫩綠的桂竹筍。世世代代陪伴紙寮窩人成長的竹林茂密幽靜,沿途生態豐富,樹種多元,象徵傳承已久的紙寮窩,所承繼的不僅是山間茂密的竹林,更多的是前人在此永續傳家的智慧。走進竹林彷彿世界都安靜下來,大夥同心協力揮汗採收桂竹筍、剝筍殼,跟隨耆老劉邦平學習手抄竹造紙、竹蜻蜓,感受紙寮窩的生活智慧。透過桂竹筍的採收、手抄竹紙的製作,自己用美工刀一點一點削出那可以飛翔的竹蜻蜓,這些過程,讓我們認識了芎林紙寮窩溫暖的人與靜謐的景,同時,也參與百年造紙工藝的蛻變和新生。
觀看次數461
修改日期:2019-07-09
猜燈謎-資源代表圖
web 猜燈謎
陳眉君/瓜山國小國小1-6年級
結合元宵節,讓孩子進行猜燈謎的活動;並請孩子一起動動腦,設計一道題目,玩一玩語文的遊戲。
點閱數1923
下載數195
修改日期:2011-11-28
社會科數位課程 -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 -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小5-6年級
1917年,台灣總督府,為完成日本政府交付的糧食生產任務,計畫在嘉南平原興建農田水利工程,當年34歲的水利專家八田與一在多次勘查後,向台灣總督府呈交了「官佃溪埤圳計畫」,但就在送交日本內閣會議討論時,因規模過大興建費用太高,遭大藏省駁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米價來到最高位,接著又要出兵西伯利亞而需要軍糧,米價更是暴漲,人民不滿情緒來到最高點,同年7月便爆發了著名的米騷動事件,而台灣一直是日本的重要糧倉,因此日本內閣態度轉變,在台灣自籌部分財源的條件下,「官佃溪埤圳計畫」終於獲同意興建,日後又擬訂「濁水溪直接引水計畫」,兩個計畫都以嘉南大圳為主體,合計灌溉面積達15萬甲。嘉南大圳灌溉區域因涵蓋當時嘉義廳、台南廳而得名,直到1920年8月10日改行政區域,才成為今天涵蓋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的水利建設初期首先建造烏山頭水庫,之後開鑿水路溝通曾文溪和濁水溪兩大河流系統。1920年嘉南大圳開工,主要包括烏山頭水庫、烏山嶺隧道、烏山頭貯水池,曾文溪及濁水溪取水、給水及排水設施等重大工程。大家聽過許多嘉南大圳的故事,本影片從土木水利建設的角度來敘述【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完整呈現建設的歷史。影片製作人:曾元一 監製: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 顧問群:倪惠姝、鄭郁邦、梁蔭民攝製: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黃義傑 攝影:楚門給令企劃文案:王妃靚
觀看次數39
修改日期:2024-11-04
v5700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資源代表圖
video v5700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臺灣的通訊交通與使用倫理
觀看次數290
修改日期:2019-12-06
攜手愛地球-「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資源代表圖
web 攜手愛地球-「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黃瑞陽/縣立興華國小國小5-6年級
1. 瞭解消費與生活的關係。2. 瞭解消費對環境的影響。3. 從產業的分工合作瞭解碳足跡的意義。4. 瞭解碳循環、碳足跡與消費之關係。5. 認識綠色消費相關認證標章。6. 將綠色消費落實在生活中,做一個對環境負責任的消費者。
點閱數268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1-03-17
<新住民 X DOC 親子學堂>-資源代表圖
video <新住民 X DOC 親子學堂>
明基友達基金會/竹苗DOC輔導團隊國小5-6年級
【苗栗縣公館DOC】教育部與明基友達基金會 104 年度選擇在苗栗縣公館鄉的福基國小試辦「新住民親子共學」系列課程,堅強師資陣容包含阿美族創作型歌手莫言、全方位影像工作者許沛晴,以及人文美學藝術家黃珊珊,分別開設了「夢裡的歌聲──家鄉歌謠吟唱Youtube」、「返家十萬里──思鄉尋根之旅Google Map」和「記憶的家園──親子共繪家鄉風景電子書」等課程,透過網際網路與平板電腦等數位媒介,連結不同族群之間的真誠情感。明基友達基金會今年度將關懷面擴及新住民族群,希望這群來自異鄉的姊妹能夠感受到台灣這片土地溫暖,以堅強的溫柔,共同培育出擁有多元價值的下一代。
觀看次數587
修改日期:2019-07-09
淡水文化基金會-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文化基金會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西元1858年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台灣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使得淡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國際的港口。於是淡水開港通商後,外國人因為有居住、貨運、存貨的需求,所以滿清政府把砲台埔和鼻仔頭這兩個地方出租給外國人使用。   鼻仔頭這一帶原本是一些半漁半農的小村落,後來1894年英國的嘉士洋行買下港仔溝旁的土地,並興建倉庫,經營茶葉貿易。1897年英國煤油公司「殼牌」(SHELL)買下這裡,並建造兩座倉庫以及三座油槽,透過鐵路淡水線的一條支線,大規模經營台灣的煤油買賣。  因為煤油味道特別臭,所以淡水人又把殼牌倉庫叫做「臭油棧」。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轟炸台灣,殼牌倉庫也難逃一劫,並遭受猛烈轟炸,油庫並爆炸起火燃燒,成為民間流傳的「火燒臭油棧」的傳奇事蹟。  1945年殼牌公司因為產權糾紛,除了曾租給其他廠商當作倉庫使用外,就沒再改變倉庫的外貌。幾年前,交通部決定在淡水捷運線外圍再建一條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淡水的在地文史、環保、生態社團深感這條快速道路會嚴重破壞淡水河的環境生態,甚至破壞許多歷史古蹟,便向全台灣各地社團發出呼籲,成立「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共同抵制快速道路的修建。  殼牌公司瞭解行動聯盟的意義,經過詳思熟慮後,決定將此一百年歷史古蹟慨然捐給淡水在地的文化社團──淡水文化基金會。2000年12月31日殼牌公司在淡水各級學校、社團一同參與的淡水文化會議上,正式移交給淡水文化基金會。 6月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淡水殼牌倉庫列為縣定古蹟。
點閱數457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1-10-26
走讀古坑-資源代表圖
web 走讀古坑
林慧琴/縣立古坑國小國小4-6年級
古坑鄉位於雲林縣,是個風光明媚、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希望大家透過走讀古坑來了解古坑,也來咖啡的故鄉走讀一回. 走讀古坑共介紹9個景點,主要分為人文古蹟參訪(綠色隧道、麻園荷蘭井及菸樓、水碓分水碑、文學步道)與特色產業體驗(蜜蜂故事館、福祿壽酒廠、銘傑交趾陶工作坊、巴登咖啡)兩部分,經由古坑的人文與產業之旅讓大家更了解古坑之美。
點閱數478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