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典章制度(中)-資源代表圖
web 典章制度(中)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六八二年,新羅王室設立國學,為振興儒學政策的開始,後又將國學改名太學監,並設博士和助教擔任教育工作。
點閱數2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前瞻基礎建設-強化數位教學暨學習資訊應用環境計畫–臺灣的地形-資源代表圖
1.教案使用google earth的圖層和3D地形,顯示真實的板塊狀態及介紹地形特色2.自製臺灣地圖
點閱數472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1-01-07
淡水清水街-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清水街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從重建街66號與68號間的小巷子轉入,走到「興建宮」,這裡便是清水街的起點,從這裡往下延伸,大約和重建街平行,一直到與英專路的交接口為止,這就是另一條老街-清水街,而且現在還保留了幾間古式的建築。  清水街的後段,俗稱「後街」,現在是熱鬧的菜市場,每天上午市集時間,這裡可是擠得水洩不通呢!小販的叫賣聲、顧客與老闆的討價還價,充滿了活力與人氣。來這裡尋寶,還可以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喔!
點閱數611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26
教學指引 - 解答-資源代表圖
web 教學指引 - 解答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一)說說看下列產業是屬於勞力密集產業還是技術密集產業?(1)玩具熊(2)手機(3)傳真機(4)腳踏車(5)照相機(6)球鞋答:勞力密集產業:(1)玩具熊(4)腳踏車(6)球鞋技術密集產業:(2)手機(3)傳真機(5)照相機(二)台灣開始貿易順差的年代是哪一年?後又在哪一年發生逆差?為什麼?答:(1)民國60年(2)民國63年(3)第一次能源危機(三)加工出口區順差貿易額佔全國順差貿易額最高的年代是哪一年?答:民國69年
點閱數17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25
DOC在地課程-竹編之美-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竹編之美
中投數位機會中心/果樂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隨著現代生活方便,竹編技術也跟著沒落,為了不讓竹編工藝消失,竹山鎮公所開辦竹藝研習,提供給民眾學習,也因為竹編是一項簡單有趣,還不用花很多錢的技藝,近來是深受許多民眾喜愛,只要每次開課,場場都爆滿,就連台北民眾,也都特別花錢租屋,為了就是學習在地的竹編工藝。
點閱數1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廟宇建築與特色-資源代表圖
web 廟宇建築與特色
李玉鈴/縣立楊梅國小國小4-6年級
指導學生認識家鄉古蹟廟宇建築之美,可應用在攝影教學上
點閱數558
下載數26
修改日期:2010-12-21
失樂園-資源代表圖
web 失樂園
陳怡璇/縣立志學國小國小5年級~國中7年級
「只有當你關心,你才會了解;只有當你了解,你才會行動。」現今全世界關注的議題是「全球暖化」,但是小學生們會關心嗎?他是關心如何記下社會領域課本裡的教材內容以應付考試,還是能夠經由收集關於全球暖化的事證,進而了解地球暖化的危機,願意改變生活方式及行為態度,以助減緩全球暖化的危機? 本課程採取「議題中心教學法」,透過利用真實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暖化」,引導學生對環境議題的關懷。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們針對「全球暖化」形成的原因做多面向的討論,使有助於對「全球暖化」議題的澄清;進而再形成解決「全球暖化」的可能方法。教師並鼓勵學生們將「方法」轉化為社會行動力。因此,在課程的最後會邀請學生們將課堂中形成的「解決方案」付諸實踐,可能是在班級、學校、家裡或社區。以實踐社會領域學習的目標之一「為未來的公民預作準備。」暨能達成本社群的基本理念之一「主動地參與環境的保護、經營與改善。」
點閱數204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7-28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玉渠宮-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玉渠宮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鹿港玉渠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田都元帥廟,其主神被視為戲曲神與兒童守護神。1903年建廟。廟址位在鹿港第一市場旁,大有里車圍巷1號,是一間廟地不大但歷史相當悠久的角頭廟。
觀看次數115
修改日期:2024-05-14
社會領域教學與學習應用「資訊科技」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領域教學與學習應用「資訊科技」教案
林佩澐/縣立豐安國小國小6年級
此資源為應用「資訊科技」輔助社會領域教學之教案,使用之資訊科技為Kahoot程式。
點閱數41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0-02-17
再造歷史現場-時間旅人(精華短版)|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修復再利用工程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為日式木結構建築,典型之日式宿舍空間融合洋式風格內裝為其主要特徵。在建物格局上,除後期因使用需求增建了部分的生活設施,如東側之廁所、廚房,以及部分雨棚外,整體建築仍完整保存了傳統日式宿舍之風貌。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完整的雨淋板牆面,並保留日式屋舍中最具傳統風貌的壁龕、押入(日式壁櫃)、天袋(壁上小抽屜)等設備,押入上方的活動夾板,尚可通往屋頂的構架空間,保留了原始屋頂維修的通道動線。布基礎高80公分,較一般日式建築45公分高達2倍之多。 修復前,前院與後側院的原有磚砌牆呈現全倒、半倒、傾斜,前院大門佚失,門柱部分完整留存,部分斷裂,整體樣貌大致維持原貌,但破損情況嚴重。附屬建物屬後期新建,倒塌嚴重,植栽根系破壞嚴重。修復工序分為「假設」、「拆除」、「基礎與木作」、「屋面瓦作」、「地坪」、「牆面」、「油漆」、「駁坎修復」、「除苔滅菌清洗防護」、「蟲蟻防治」與「消防設備」等部分進行。由於現況損毀嚴重,將以現場殘跡及老照片進行形貌仿作復原。並參考傳統日式建築工法,進行細部處理,無法考證部分,則以現代材料工法進行區別。 其中基礎與木作工程包括從基礎磚束檢修與施作過程,到有關木作材料之項目從床組(土台、大引、根太)、軸組(獨立木柱、敷居、鴨居)、 屋架(軒桁、陸樑、小屋組)、屋面(棰木、野地板)、外牆(雨淋板、凸窗、雨庇)進行加工組立。屋面瓦作主要以還原燒文化瓦修復,下方以透氣防水毯作為防水層,搭配簷口局部銅瓦作為收邊樣式,另外端部鈁飾依照流水家徽進行仿製與安裝。牆體設計包含木柱新作、木摺漆喰壁新作、雨淋板新作、羽目板及幅木新作。地坪工程則主要為磨石子地坪檢修、磁磚地坪檢修。修復工程已於民國109年(2020)完成,並於完工後開放民眾參觀。
點閱數2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