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v5689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_1-資源代表圖
video v5689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_1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_1
觀看次數790
修改日期:2019-12-09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說左鎮好故事-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用老照片說左鎮好故事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左鎮數位機會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年度由左鎮國小百年校慶議題為DOC文化面發展特色,將於左鎮區內向居民蒐集珍貴百年老照片,以數位記錄方式,豐富左鎮人文歷史,讓左鎮居民可以有機會看到左鎮的過去的輝煌與榮景及對照現在的景況;啟發左鎮區民眾對故鄉土地的重視,讓左鎮的文化得以延續及保存。
點閱數1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山海連線人文生態體驗行-資源代表圖
web 山海連線人文生態體驗行
王泰茂/縣立圳寮國小國小3-6年級
從自己最熟悉的海濱地區到最陌生的山區,體現差異、認識不同的生活與環境。
點閱數565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6-11-24
日治時代的殖民統治-警察保甲制度-資源代表圖
video 日治時代的殖民統治-警察保甲制度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日本人殖民臺灣的統治體系:為了統治需要,有效管理臺灣人民。殖民統治下的不平等統治制度,帶給臺灣人民許多的恐懼也帶來了反抗的心,激起人民民族意識,但保甲制度也在臺灣進行各項措施,維持社會秩序並建立戶政制度基礎。
觀看次數422
修改日期:2019-12-04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杉行街-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彰化縣-杉行街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杉行街為鹿港市區通往龍山寺的道路,為舊時鹿港木材行聚集之地。雖然一些家具業已經外移,但杉行街仍有保有昔日曲折的巷道風貌,是一處保留著鹿港古色古香特色的巷弄。
觀看次數78
修改日期:2024-05-14
國際文化交流模式(衝突、合作、創新)-資源代表圖
video 國際文化交流模式(衝突、合作、創新)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小5-6年級
1.了解國際文化交流的衝突模式rn2.了解國際文化交流的合作模式rn3.了解國際文化交流的創新模式rn
觀看次數302
修改日期:2019-12-08
新台幣之父 - 嚴家淦-資源代表圖
web 新台幣之父 - 嚴家淦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1904年~,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系畢業,抗戰期間擔任福建省財政廳長,西元1945年來台後歷任財政廳長、建設廳長、財政部長、經濟部長、行政院長、副總統等職,人稱『預算制之師』、『新台幣之父』,對台灣財經制度多所貢獻。自民國46至52年,先後出任美援會主任委員、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全盤性的負責全國經濟建設計畫的策劃。
點閱數4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25
旅遊日記-資源代表圖
web 旅遊日記
王學仁/海東國小國小1-6年級
小學生將生活中旅遊的照片利用剪輯軟體 加入旁白、聲音、介紹,串稱一部部動人的影片
點閱數241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24-07-16
電影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電影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戰後初期的電影事業,片商大都是從香港引進以廈門語發音的劇情片,以「臺語片」做號召,由於語言相近,民眾無須透過辯士解說便可了解劇情,所以深受歡迎。在此風潮引領之下,許多劇團負責人或文化人便看準拍攝電影市場,紛紛開拍台語片電影。第一位拍攝臺語片的導演是邵羅輝,西元一九五五年,他應「都馬劇團」團主葉盛福之邀,在臺北「大橋戲院」搭景,拍攝歌仔戲電影《六才子西廂記》,主角為筱明珠。不過,邵羅輝當時以十六厘米的攝影器材拍攝,與電影院所用三十五厘米放映機規格不合,所以放映出來的畫面模糊,影像與聲音搭配不良,觀眾反應不佳,因此上映沒有幾天便匆匆下片。雖然《六才子西廂記》的票房失敗,但是並沒有打擊其他劇團的信心,「拱樂社」團長陳澄三也開始籌拍電影歌仔戲,他聘請何基明擔任導演,陳守敬為編劇,演員為「拱樂社」班底,開拍《薛平貴與王寶釧》。由於記取《六才子西廂記》失敗經驗,所以在影片放影規格、電影宣傳上都特別注重,在臺北首映當天造成空前轟動,隨後在中南部上映,仍舊受到歡迎,因此又繼續籌拍第二、三集,帶動拍攝臺語片熱潮。其他歌仔戲團在「拱樂社」成功拍攝歌仔戲電影的腳步下,都躍躍欲試,跟在「拱樂社」之後的劇團是蔡秋美的「美都劇團」,請何基明執導,拍攝《范蠡與西施》。西元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是歌仔戲電影的興盛時期,但是西元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一年間,電影歌仔戲出現低靡現象,為力圖挽瀾,當時的天華影視周天素、臺聯有限公司賴國村、大來有限公司鄭錦洲,便租下霧峰文化戲院為拍片場,聘請李泉溪為導演,與新南光、日月園、賽金寶等團合作,大量生產歌仔戲電影,締造電影歌仔戲另一波的興盛時期。但是隨著電視歌仔戲的出現,造成戲院生意蕭條,且西元一九六九年時,大量拍攝電影歌仔戲的新南光、日月園兩劇團先後解散後,電影歌仔戲便正式走入歷史。
點閱數43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8
禁教時期天主教的傳教活動-資源代表圖
web 禁教時期天主教的傳教活動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康熙對天主教並非全面禁絕,而是必須領有傳教執照才能繼續在中國傳教,以便能夠控制傳教士的活動以及監督他們的傳教內容。但有一些傳教士拒絕申請,寧願以非公開的方式傳教。雍正即位後,因傳教士介入皇位之爭,對傳教士不滿,仍予以嚴禁。1724年(雍正2年)雍正諭令信奉天主教的中國人放棄信仰,否則處以極刑,並限西洋教士半年內離華,前往澳門。當時全國有教堂300餘間,自此以後,大部分改?公廨或倉庫等。雍正在位期間,只有北京的天主堂保持傳教活動,其餘各省的傳教活動均屬非法,傳教士只能秘密進入中國傳教。乾隆即位後,雖准許傳教士供奉朝廷,但對傳教活動嚴加取締,1757年(乾隆22年)並下令嚴查各海口,禁止外人自由通行。嘉慶皇帝亦堅持禁教,於1805年5月制訂取締天主教章程十條,嚴諭官員執行。禁教期間,基督教在中國並沒有絕跡,傳教活動仍在暗中進行。中國籍傳教士,打扮成商人,到各地傳教。西方傳教士則儘量打扮成中國人的樣子,以避人耳目。例如打扮成病人,每天以茶洗面,使顏色黧黃﹔休息時,則以被褥蒙首,面壁而臥;並靠著中國教友幫忙,暗地接送傳教士,長期暗藏或供養被追捕的神父。在江南地區傳教者,如1745年(乾隆10年),義大利談方濟神父(Franciscus de Attimis)在黃安多神父(Antonius Josephus Henriquez)的幫忙下,利用河道,白天蟄伏在教友的船艙,晚上才登陸活動,施行聖事,天明即散。
點閱數65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