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4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彌陀DOC】戲說皮影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內容以記錄皮影劇團的傳統文化,及幕前幕後永興樂皮影劇團的現況,在努力保存傳統文化的艱難過程及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上著墨。
點閱數325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牛罵頭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3-4年級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鰲峰山,為中部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孕育出牛罵頭、營埔與番仔園等史前文化,並與南部牛稠子文化有交流。遺址最早由日籍學者國分直一於1943年發現,2002年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展開規劃,2013年,古物沙鹿區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移入園區展示,並將鰲峰山營區和原清水神社遺構列為歷史建築。園區原為陸軍清水營區,包含日治時期清水神社與戰後軍事建築,具多元歷史層次。在2014年完全對外開放後,民眾得以參觀現場展示的出土文物與考古成果,以及保存的南勢坑遺址文化層等重要古物。戶外設有觀景臺與步道,是結合自然景觀、歷史教育與休閒遊憩的文化場域。
點閱數11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重返歷史 扛茨走溪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小3-5年級
台南安南區和台港的歷史、文化、以及當地居民面對自然災害的經歷。它通過回憶大水災和歷史建築的重建,表達了當地居民對自己文化的珍視和對歷史的保存。許多村莊曾因為水災而被沖毀,居民曾在大風大雨中搬遷,經歷了艱難的生存環境。尤其提到的「竹籠房子」是當地的傳統建築形式,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和人民的堅韌。當地的文化和傳統,強調了透過文物館等方式,讓年輕一代認識和傳承這些過去的歷史和生活方式。儘管現代科技進步,但居民仍保留對歷史的重視,希望能將這些文化遺產保存並讓後代了解過去的艱難歲月,從而更珍惜當前的生活。
點閱數15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多田榮吉故居-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多田榮吉故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國小3-4年級
淡水地區最著名的日式建築多田榮吉故居,生於1864年為長男,原籍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家族世代為地主。是企業家中,少見以服務公共事務為樂者。多田榮吉故居的特色日式建築有分為和式小屋組、洋式小屋組,多田榮吉的這建築物就屬於和式小屋組。建材的重點就在於樑、柱、桁。非常特別,以一根橫木為「樑」,「樑」上連接多根束木。和式小屋組依柱梁搭接的關係而分有「京呂組」與「折置組」,屋架組裝順序由下而上「柱桁樑」者屬「京呂組」,而屋架組裝由下而上為「柱樑桁」者則屬於「折置組」。多田榮吉故居之小屋組主要為京呂組作法,但局部可見折置組作法,即是桁置於柱與樑之間。屋頂的重量傳到束木上,並作為反作用力支撐屋頂,在屋角稱為「桁」。這就是「樑柱桁」結構。
點閱數14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金湖料羅媽祖-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金湖料羅媽祖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料羅順濟宮的影片主要以媽祖繞境,這個料羅最重要的信仰祭典為主。透過順濟宮的主任委員和常務理事叔姪的口述,讓觀者了解順濟宮的歷史,以及料羅媽祖繞境的特色儀式和過程。其中以「乩童」的儀式最具有代表性,也解答了「乩童」在現代村莊的作用。
點閱數1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回流-鶴岡稻架-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回流-鶴岡稻架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瑞穗數位機會中心 (簡稱瑞穗DOC)受邀參與2017年7月8號,在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梧繞部落所辦理的農村割稻體驗活動,所使用傳統器具─吊曬米所用「稻架」及腳踏式脫殼機,覺得好奇、有趣,在余村長向民眾說明,才明白一般人僅了解鶴岡地區的農特產─文旦,卻不知稻米同樣也是鶴岡地區的特產,及部落所處的困境─多數是老人與小孩。引起瑞穗DOC的好奇,想藉由影片向大家介紹梧繞部落傳統的曬米器具─「稻架」,因剛割下稻米會再熟成,增加稻榖裡的胺基酸、糖分,使稻米口感更好,「稻架」功能為稻桿上的營養流回稻米,讓稻米更好吃,用來餵養部落並凝聚族人,增進梧繞部落的認同,最後以「稻架」的意象到內心期待部落能有更多就業的機會,讓在流浪在外地工作的青年能返回部落,把自身能力回饋到部落裡。
點閱數24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阿拉寶灣.台灣東海岸移民社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阿拉寶灣.台灣東海岸移民社區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3-6年級
隨著民國50、60年代基隆漁業繁榮,和平島正濱漁港、八尺門漁港的漁工及相關產業的需求增加,大量外地人湧入,其中也包含台東成功、都歷的阿美族人,並在和平島東側的土地形成阿拉寶灣都市原住民聚落。族人保有傳統群居與文化特色,卻因都市生活壓力與場域不足,面臨原住民文化的傳承斷層。2024年起,在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推動下,族人齊心整修閒置空間為打魯案(talo’an)集會所,作為技能傳授、文化保存與社區凝聚的中心,讓當地原住民的文化得以傳承至後代子孫。在計畫推動期間,由於需要清理出設施使用,因此也同時清理了該地區的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點閱數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林田山林業發展 初探-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林田山林業發展 初探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國小3-4年級
19世紀末期,日本統治台灣後,立即展開土地調查與各種天然資源的盤點。其中「林野調查」計劃在西元1910年(明治43年)開始實施,但因為花蓮港廳觸及原住民生活地區,之後在台灣總督府強硬的「理蕃政策」,迫使原住民搬遷原居住地後,調查計劃才逐步完成。這段期間,營林局也執行有花蓮港廳的森林調查,當時的調查範圍就涵蓋了大部分的「林田山事業區」。結果發現未曾見過的大森林,特別是檜木…等高經濟樹種,然而主導「林田山事業區」森林開發的,並不是台灣總督府的官營伐木,而是資本家經營的伐木事業率先在此區展開。...在總督府的核准下,台灣興業株式會社陸續完成領用公地和收購民地等手續,建置起林木生產基地,很快地新林場誕生的消息傳開。各方人士紛紛移民到林田山或周邊山區,尋找就業機會,辦公室、工廠、宿舍、工寮等建築和員工的進駐,讓林田山「摩里沙卡(森坂)聚落」逐漸成形。
點閱數1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澎湖縣湖西鄉天后宮是侍奉媽祖,媽祖的生日就是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在媽祖生日之前,天后宮會辦理做醮這個活動,做醮最主要的就是祈求,讓社區能夠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做醮有分公醮和私醮,若是公醮的話,參與人員就是廟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還有做醮的頭家,私醮的部分就是每年善男信女來向媽祖來許願,願望實現後再來還願,在做醮期間的每天早上九點,湖西天后宮都會廣播祀祈的消息,撿平安餅來廟口撿餅,其實這撿餅的文化,在湖西社區是很有特色的,雖然這個東西很平常,但對社區信仰來說,它是令人能夠喜悅的 期待的,因為參與者能夠把今天撿拾的這些,糖果餅乾 零錢等等,拿回去跟家人分享,分享一種喜悅 分享一種福氣,這是早先以來湖西社區,尤其是小朋友好喜歡撿這個餅乾回去家裡,最主要是他喜歡當中過程的一種快樂,一種喜悅 一種分享,這是我們湖西社區,尤其是與湖西天后宮這些善男信女們,一致的信仰,所以每年都是相當期待媽祖生,好像整個社區就是用辦喜事心情一樣來迎接,因為希望這個文化能夠向下紮根,藉由做醮這個活動也能夠凝聚信仰,跟社區的向心力,對社區來說非常的有意義,也是一種傳承的動作。
點閱數19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客家藍染「鍾林工作室」-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客家藍染「鍾林工作室」
萬巒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萬巒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藍染、臺灣花布都是人們對於客家的印象,客家藍衫,則是客家人就地取材周邊的植物染料來染成藍衫,不同的植物即有不同的顏色,採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果皮、幹材等做為染材,取其汁液利用不同的水溫製作成染液,將布染成各式圖樣及花色,藍染工藝過程工序繁瑣,成品令人驚艷。在屏東萬巒鄉的鍾林工作室,便是以藍染、植物染、纖維編織、服飾製作為主,負責人林木影女士則為客家媳婦,在每一件作品當中,都會融入客家元素。對於植物染的熱愛,她多次研習藍靛染藝及植物染藝,也將所擁有的技能傾囊相授,將生活工藝化;工藝生活化,使藍染成為時尚優雅的象徵。
點閱數24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