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508
傳統技藝-天然染色-藍染工藝-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天然染色-藍染工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臺灣藍染工藝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主要源自17世紀末清領時期,隨福建移民傳入製靛技術,並於19世紀達到產業高峰,藍草種植遍及台灣西部地區及淺山地帶,藍染布料廣受國內外市場青睞。日治時期技術更臻成熟,然而因德國合成藍與日本機械印花布的普及,導致藍染產業自20世紀初開始式微。直到1990年代,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今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展開藍染工藝復振行動,逐步重現傳統藍染風采。藍染技藝不僅融合多元族群特色,如客家藍衫,並以型糊染技法表現自然意象,具高度藝術與文化價值。今日南投因氣候地理優勢,成為臺灣主要藍草產地與藍染工藝重鎮,展現強烈的地方特色與歷史脈絡,為臺灣天然染色文化的重要象徵。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沒有藥,生病了怎麼辦?-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代沒有藥,生病了怎麼辦?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遠古的時候,病人去世有可能不是病死,而是醫死的。遇到突然的大瘟疫,人們更是只能坐以待斃,也因此,任何一種傳染病藥物的出現,往往翻轉了人類的命運。後來抗生素的出現,打造了人類長壽的新世界。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終結疾病道館』,了解一下藥物的歷史,及古代曾發生的傳染病是如何翻轉人類的命運?趕快加入我們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一起來發現終結疫情的武器"藥物"的發明吧!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5-6年級
惠來遺址位於臺中市南屯區,是中部地區考古史上的重要發現。遺址涵蓋牛罵頭與番仔園兩大史前文化層,出土文物包括大坌坑式繩紋陶、營埔文化遺物、三連杯、陶紡輪、石錛與半月形石刀等。其中一件蛇紋岩石錛,證明當時西部與東部已有交流。遺址保存良好,墓葬與柱洞等遺構揭示先民聚落佈局與生活方式,對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與古生態研究具高度價值。遺址中的剝取界牆基地提供珍貴環境與文化資訊,是了解臺中盆地史前生活的重要線索。自2006年列入西大墩有約古蹟導覽路線以來,惠來遺址推動本土教育成效卓著,現以小來公園形式保存,設有展示棚架與人骨、獸骨、柱洞等模型,兼具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推廣功能。
點閱數1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卑南考古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卑南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卑南遺址位於臺東市郊,是臺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遺址,距今約2,000至3,000年。遺址於1980年南迴鐵路工程中意外重見天日,引發搶救式考古,出土大量石板棺、玉器與建築遺構,為當時臺灣考古史上最盛大的發掘行動。卑南先民聚落坐落於依山傍水之地,村落規劃完整,住屋多為長方形,地面鋪石,後方設有儲藏糧食的砌石圈,此外當時的居民還建立了半地穴式的空間保存生鮮糧食,墓葬則常設於家屋之下,並且可以根據陪葬品發現當時有明顯的社會分級。發掘出的玉器數量與工藝水準極高,部分已被列為國寶,顯示其高度發展的工藝與社會分層。
點閱數1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歷史-馬祖戰地文化景觀-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馬祖戰地文化景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馬祖在1949年後便深陷戰爭陰影的島嶼,處處可見為了戰鬥、防禦、運補及政治作戰等目的而興建的各式軍事構工。自1956年起,馬祖全區進入戰地政務時期,更為這片土地烙印上濃厚的軍事色彩。一直至1992年11月7日,政府正式宣告金門與馬祖終止戰地政務,長達三十六年的軍事管制終於畫下句點。從此以後,除了從軍事管制到地方自治的轉型;隨著軍隊的逐漸撤離,在地產業不再依賴軍人消費,轉而以發展觀光產業為重心,並開放馬祖小三通,為觀光產業引入更多的觀光人潮。
點閱數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風獅爺傳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風獅爺傳奇
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文化局國小5-6年級
金門的風獅爺是當地村落的守護神,具有長久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自元明以來,金門受風沙、倭寇等災害困擾,先民便設立風獅爺以防風沙、避邪、鎮煞,並保護村莊。風獅爺形象象徵獅子的威猛,具有驅邪避災、辟煞鎮風的功能,並可防止白蟻等害物侵襲。風獅爺的設立與金門民間信仰密切相關,往往位於村落的出入口,面朝村外,保護居民免受災厄。風獅爺通常由村廟主導設立,並有開光儀式,根據村莊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和數量。金門的風獅爺有不同的造型和大小,從高大威猛到小巧精緻不等,並且在外觀上各具特色。隨著觀光業發展,風獅爺已不僅是守護神,也成為金門文化的象徵,吸引大量遊客參觀。風獅爺承載了金門先民的堅韌與智慧,並成為金門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民間廣泛信仰與崇拜。
點閱數21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萬巒】加匏朗夜祭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萬巒】加匏朗夜祭文化
萬巒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萬巒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屏東縣粗估約有八萬平埔族,現在有三個部落在推平埔認證:內埔鄉的老埤、高樹鄉泰山的加蚋埔、萬巒鄉新厝村的加匏朗。今天我們邀請了「馬卡道文化」的推動老師,湯文生 鄉代,為大家敘述萬巒鄉加匏朗平埔族的故事與歷史,為什麼稱為仙蛋的故鄉 ? 還有族人復振文化的努力⋯
點閱數1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5-6年級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1930年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設立的台北放送局,原為推展台灣廣播事業而建。戰後改為台灣廣播公司,二二八事件期間,廣播成為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要管道。1949年後,改為中國廣播公司;1972年移交台北市政府,作為公園路燈管理處辦公廳舍。基於其歷史意義,1996年選定為紀念館館址,1997年2月28日正式開館。紀念館致力於公布史料、安慰受難者家屬,期望藉由歷史記憶促進社會和解、族群共榮,推動台灣社會邁向健康與進步。
點閱數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旗山天后宮虎爺-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旗山天后宮虎爺
旗山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由學員實地拍攝旗山天后宮時,加上故事情節串接配合影音結合剪輯製作、場景轉換、配樂音效及字幕製作,向大家介紹旗山金虎爺由來,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通常虎爺都是在桌下鎮守,但是非常特別的是,旗山天后宮的金虎將軍因曾被嘉慶皇帝敕封過,所以旗山的金虎爺是坐桌上,特別與眾不同。
點閱數23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Ljumiang.Pacekelj許春美)-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Ljumiang.Pacekelj許春美)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古樓部落向以織布工藝聞名,日本學者宮川次郎於1930年拜訪Kunanau社(今古樓)時,仍看到約有二十位的織者,並有精緻優美的作品產出。依其觀察,排灣族傳統織布代表部落是Kunanau社(今古樓),可見古樓在排灣族織布傳統維繫之代表性。排灣族傳統織布之圖紋反映族群回應所居環境的智慧、家族的傳承以及織者的創思,深具藝術價值與文化代表性。
點閱數2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