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搭乘公車或捷運時,或許會遇見口中重複唸著站名、堅持站在車門旁的乘客。這些行為或許讓人感到疑惑,但其實這可能是自閉症者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下車,或因觸覺敏感而選擇避開擁擠的空間。面對這類「不一樣的行為」,我們不妨多一分理解與耐心。必要時可以適度提供協助,例如協助提醒司機廣播站名,但不需過度干涉對方的行為。理解與接納,是我們對隱性障礙者最溫柔的回應。這些障礙不容易被外人察覺,但卻實際影響著當事人的日常生活。讓我們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舉動做起,尊重差異,包容多元,攜手打造一個更友善、更具共融精神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安心出門、自信生活。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Aa-Ⅲ-2 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或法律等)能導引個人與群體行為,並維持社會秩序與運作。
Bc-Ⅲ-2 權力不平等與資源分配不均,會造成個人或群體間的差別待遇。
學習表現: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值觀、偏見與歧視,並探究其緣由。
2c-Ⅲ-2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民價值與生活方式。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