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品、府城有禮、復興有愛,因為教育就是一個始於愛、行於仁、終於善的工作。教育的力量,在於可以啟發人心,讓人願意打開心胸,接受學習與教導。唯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其付出愛與尊重,學習才會真正的發生。對學生如此,學校同仁彼此相待更是如此,愛與禮是不分年齡的,沒有階級的。現今社會價值觀不同以往,常會看到許多親、師、生或行政與教師同仁之間劍拔弩張、無法彼此尊重的情事發生,結果是每一方都受害,教育工作神聖無比,更是人類面對未來的希望,要找回彼此間的信任,唯有彼此付出真心的「愛」,相互間感受到彼此尊重的「禮」,自然能散發出組織美好的氛圍。 復興國小教育願景之「和諧」、「進取」、「創意」、「感恩」,在行為上的呈現,即希望復興校園能瀰漫濃濃的「愛相隨」、「禮相伴」的馨香。「和諧」化之於行動則「存好心」;「進取」表現於行動則「做好事」;「創意」形之於外則「讀好書」;「感恩」發之於心則「說好話」;合而為之則「行好樣」,人人都是好樣的,也希望個個都能成為大家的榜樣,此即為復興「好五品」的蘊義所在。故在開學之初,於新生入校、舊生開學學習之始,本校以復興國小教育目標和學校願景為依據,訂定開學的第一個月為友善校園-復興五好品宣導月,結合各處室規畫「愛」「禮」在心口常開-復興「五好」品運動,讓學童在開學之初藉由活動的推展,便能感受校園濃郁的教師愛、同儕情,而行政團隊配合行政業務結合社區義工、大愛媽媽,設計一系列「校園愛」、「師生情」復興「五好品」友善校園活動,誠於中,形於外,期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樂園,落實「對上以敬、對下以慈」的校園倫理,使校園成為大家可以在這裡生活、學習、成長的歡喜天地,形塑一個尊重、民主、揚善、包容的校園文化。
修改日期: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