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防教育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強調三大特色,「素養導向」-聯結日常經驗與未來生活;「統整融合」-連結舊課綱,融合與建構為新課綱五大學習向度;「知行合一」災害防救與軍事知能並重。 全民國防是一個國家立足於世界,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全民國防教育要從小做起,透過不同型態的教育內涵、多元及活潑的教學,讓孩子凝聚對國家意識的認同感,建立全民國防的概念,進而確保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所追求的目標。 本教案設計以本土語言歌曲「空襲警報」來引起學生的動機,並透過歌曲的空襲警報聲響來介紹台灣早期處在戰爭的文化,並且學習與戰爭有關的本土語言語詞。 接著結合社會領域,介紹臺灣歷史,以在地軍事公園-八卦山軍事公園及軍機介紹,呼應「空襲警報」中歌詞的「飛凌機飛來的時 盛盛叫是有夠大聲」、「阮厝邊有人未付 去乎彈到腳」等句子中描述的戰爭背景。 然後配合教育部111-115推動雙閱讀政策,同時以繪本及數位讀寫網的多文本與戰爭有關的文章,結合生生平板載具,讓學生自主學習,透過四學的學習模式,慢慢培養學生的雙閱讀素養能力。 之後運用世界人權日教材包-戰爭與人權,讓學生認識戰爭對人權的侵害,激發學生對全民國防的意識與信念,並透過防災物資包的學習單讓學生學習如何應變災害,以提升自己的防災能力。 最後結合補充教材-「救災防災與動員單元-防災救災與動員」,透過生活情境中地震及颱風等災害,讓學生認識災害的類別及應變措施,也知道國軍在災害中,協助重建人民家園的付出與辛勞。
修改日期: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