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藝術領域
國小5-6年級(三)
搜尋相關的資源 1,439 筆
web文化保存-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Tjavaus.Alunguya陳利友妹)
排灣族的服飾在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之一,早期以繁複的夾織廣為收藏家所喜愛,近年來以刺繡的技巧及豐富的紋樣表現族人對刺繡藝術的天份。服飾上的圖紋大抵為象徵祖靈的人頭紋、象徵時間的太陽紋、象徵父親的百步蛇紋、象徵母親的陶壺紋及變化多端象徵自然生命的花草。排灣族刺繡的各種紋樣,例如:祖靈像圖紋、人頭紋、太陽紋等以刺繡技法創作。作品具東排灣地區的文化特色,顯現族群持續累積與發展的軌跡,更展現部落的人文與社會生活風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06
下載:1
web傳統技藝-交趾陶國寶大師 林洸沂 活力拚創作
林光沂作品釉色飽滿,紅如胭脂、綠似翡翠、黃如琥珀、紫似水晶,使得原本質樸的交趾陶,呈現亮麗開朗的色彩,傳統中不失時代感。他創作的交趾陶作品造型淳厚、具獨特創意,釉色華而不俗,設色巧妙且富變化,注重作品背景資料考據。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8
下載:0
web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
從東方美術史的進展來看,當代水墨是現代水墨的延伸,將水墨視為一種承載藝術觀念的創作媒介,是二十世紀以來無可迴避的路徑,亦為必然趨勢。當代藝術的發展處於知識迅捷與科技變動的時代,藝術家以水墨表現其敏感的思維,既是以個人的生活經驗感受當下的現實狀態,而且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尤須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跨越傳統媒材的侷限性以及活用單一素材卻有無窮變化。然而,開放彰顯筆墨與時俱進且又能喚起歷久彌新的精神,啟開新的藝術想像和詮釋差異空間,似乎成為水墨藝術家孜孜不倦探索的視覺語言課題。「開顯與時變-創新水墨藝術展」,就策展的角度而言,以台灣的“現代水墨”與大陸的“實驗水墨”作為探討主軸,交互對照水墨自覺衍生的圖象語言。本展策劃的論述與詮釋面向包括:筆墨異形與精神之拓展與變奏、當代水墨藝術的空間意識、以水墨書寫構成有機符號、以水墨詮釋當代文明變遷軌跡、解構書法線條轉化水墨構成語言、水墨觀念‧裝置‧行為之形式內容。本展計展出二十七位藝術家的獨特面貌與時代躍動的水墨作品。無論是現代或是實驗水墨藝術家,他們不僅以水墨語言觸動時代之敏感性,而且懷抱理想,具體呈現更多元豐富的藝術內涵與價值。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910
下載:7
web文化保存-傳統木雕(陳啟村)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53
下載:0
web傳統技藝-鄒族男子成年象徵 鞣皮技術盡顯自然智慧
以獵物的皮為衣飾是鄒族的特色,然而該如何將血淋淋的獸皮自獵物身上取下,並完美地製作成身上的衣服或配件、考驗著鄒族人的智慧。阿里山鄒族獵人協會成員、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浦忠勇,在解析鄒族傳統「鞣皮」的奧秘時,開宗明義地說:「拿自己狩獵而得的動物皮毛,製作成屬於自己的皮衣,是鄒族成年禮中重要的一環。」動物的皮毛除了可製作成衣服,也會做成披風、袖套、褲子、鞋子、帽子、獵袋、水壺等皮製物件,作為男子已成年的象徵。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51
下載:0
web文化保存-細木作(游禮海)
細木作工藝自明清時期傳入發展至今,其技法、式樣、紋飾充分反映臺灣信仰習俗與生活歷史脈絡與時代、社會變遷,富含文化生命力與地方特色,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生活工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29
下載:0
web激情心靈:17位台、日新世代藝術家錄像展
錄像藝術的發展歷史無疑是藝術向現代科技取經的最佳例證。就像人們始終深信電影是20世紀的科技產物,從1895年盧米埃兄弟發表第一部無聲電影,緊接著20年代末期的有聲電影,及藉由訊號傳輸圖像和聲音,將電視影像傳送到每個家庭,從此影像對當代生活有著不可言喻的魅力。錄像藝術呈現非線性而是更多樣性的發展,從中思考其媒材、形式、內容的表現,它包含了實驗與創新、脫軌與脫序,它總是處於不定性的狀態。直到今日,90年代的數位革命一把火延燒至今方興未艾,發展出多種類型創作,錄像、音像、網路、光碟等稱之為「新媒體藝術」或「數位藝術」。而錄像藝術也是首當其衝在這波科技洪流裡,藝術家除了使用數位攝影機結合電腦合成、動畫創作影像;有些藝術家更是捨棄攝影機,直接透過數位設備諸如電腦運算與程式語言發展超越真實的數位影像作品。本展將邀請17位包括國內及日本的新世代影像創作者,作品以錄像裝置為主軸,特別是涉及動畫元素包括手繪、2-D或3-D的影像作品。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413
下載:1
web傳統技藝-「金繼」讓遺憾成就美麗
為了延長器皿的生命,古人在器物上塗上漆樹的汁液形成天然保護層,漆藝中有一項很特別的技術「金繼」,是由日本茶藝文化延伸出的漆藝工法,專用於修補器皿,不僅還原修復品原本的功能,更讓修復品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創作。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62
下載:0
web文化保存-傳統建築彩繪(莊武男)
傳統建築彩繪於常民生活及建築上有其重要性及價值,保存者擅於傳統彩繪技法,並融合民俗內容之寫生描繪,益增傳統風貌。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268
下載:0
web傳統技藝-二胡頑童高韶青愛發明 音樂生活玩創意
父親是理工方面的專家,受到父親影響,高韶青也喜歡自己動手作,小時候就拿電線跟老舊的零件做無線廣播收音機,東西到他手上,總愛拆拆弄弄,透徹研究;高韶青自己也喜歡科技類的新玩意,找出原理,沒想到這些居然成了他發明韶琴的養分。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點閱:186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