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歷史-明清金門城遺跡
金門城創建於明洪武20年,西元1387年,為明代衛所制度下的重要海防據點。歷經明永樂年間城牆增築、抗倭名將俞大猷駐守、南明魯王寄蹕及清初遷界等歷史變遷,城跡見證金門軍事、防禦與聚落發展之歷程。城牆以夯土與花崗石構築,反映明初築城工法;城內外留有虛江嘯臥碑碣群、文臺寶塔、古街遺構與魯王疑塚等文物。此地尚保留歷史風貌,延續無形文化如城隍祭典,顯示整體文化連續性。作為我國唯一留存的明代千戶所城,金門城具高度稀少性與不可取代性。2022年,金門縣政府登錄其為縣定史蹟,確認其作為歷史事件定著空間的文化資產價值。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教育部委辦計畫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社會領域-歷史
學習階段
國小5-6年級(三)
國小5-6年級(三)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
Ca-Ⅲ-2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
1b-Ⅲ-2 理解各種事實或社會現象的關係,並歸納出其間的關係或規律性。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更新時間
2025-05-08
點閱數: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