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課綱強調「自發」、「互動」、「共好」,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因此本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角,輔以「現地教學」、「科技教學」、「解謎遊戲」為課程設計主軸,透過量身規劃教學,一點一滴為學生厚植國防科技相關知能及生存實力。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看待歷史古蹟或文化資產角度,已不僅限於觀覽與賞玩之用,而是追求人文思辨或詮釋更具深度思考的教學體驗。緣此,本次教學以「現地教學」(眷村文化)為主軸,藉由空間場域與學科結合,讓孩子成為文化知識家;透過跨領域課程規畫,讓學生整合已學知識思考、辨析發掘新問題,進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從而透過個人力量累積,改變自己、影響家人同儕,進而為國家社會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領域:全民國防教育-全民國防教育(普高)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B-Ⅴ-1 全民國防的意涵。
學習表現:1-Ⅴ-13 能從臺灣重要戰役探討其對臺灣發展的影響,並評述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領域:語文領域-國語文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Bb-Ⅳ-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Ⅳ-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學習表現:1-Ⅳ-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1-Ⅳ-3 分辨聆聽內容的邏輯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領域:數學領域-數學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相關術語(縱軸、橫軸、象限)。
領域: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生 P-Ⅳ-2 設計圖的繪製。
學習表現:設 a-Ⅳ-3 能主動關注人與科技、社會、環境的關係。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