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陣頭在民俗活動或廟會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而鬥牛陣不同於一般的陣頭,表演的是結合農村生活、傳統工藝與「答啄鼓」的場景,故事是兩位牧童牽著兩隻牛相遇開始,進行一連串鬥嘴、打鬥的橋段,同時配合熱鬧的後場音樂,鑼、鈸、鼓的伴奏,為鬥牛的過程添增歡樂、緊張的氣氛。鬥牛陣源自於民間自創的陣頭,不但有平易近人的趣味性,也充分反映農民的生活寫照。
關於鬥牛陣的起源,並沒有文獻記載,一般認為是由農村發展出來的趣味性的表演。相傳臺灣的鬥牛陣最早開始於臺南市學甲區大灣里,又稱為「大灣牛」,目前鬥牛陣又分為「黃牛陣」和「水牛陣」兩種,其分布大多在臺南、屏東一帶。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Aa-Ⅲ-2 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或法律等)能導引個人與群體行為,並維持社會秩序與運作。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學習表現:2b-Ⅲ-1 體認人們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意見與表現方式,並加以尊重。
2c-Ⅲ-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值觀、偏見與歧視,並探究其緣由。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