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統技藝-超微小工藝 毫雕創作陳逢顯 尺寸之遙 一米一世界
點閱數:145 次 下載次數:0 次
傳統技藝-超微小工藝 毫雕創作陳逢顯 尺寸之遙 一米一世界
web

由國立故宮博物館所典藏的《雕橄欖核舟》,是乾隆初年造辦處著名牙匠陳祖章,沿著橄欖核天然外形,將一顆果核雕琢成一艘蓬船,門窗可開合,小船上乘載船夫、僮僕和船客共八人,身形樣態各異,而舟底刻印大文豪蘇軾《後赤壁賦》三百餘字的全文,整艘船栩栩如生,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而位於靜巷闢弄間,草花相映成趣的陳逢顯毫芒雕刻博物館中,同樣有一顆橄欖核舟,是由現年六十五歲、臺灣毫芒藝術家陳逢顯所雕,舟底飾以《楓橋夜泊》的微書與微畫,精巧微妙,讓人讚嘆。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素材
主動式
領域:藝術領域-藝術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視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E-Ⅳ-2 平面、立體及複合媒材的表現技法。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3d-Ⅳ-2 提出保存文化資產、改善環境或維護社會正義等可能方案。
多元文化教育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024-01-05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