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Parapercis kentingensis(墾丁擬鱸) 棲息深度:50 - 100公尺 形態特徵:Holotype: NMMB-P11453 (130.6 mm), Hengchun, Pingtung, southern Taiwan, northern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hook and line, 50–150 m, purchased from Hengchun market by H.-C. Ho, 10 Oct.2010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亞潮帶。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地理分佈:分布於臺灣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全年有產,但以夏季較盛。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素材
主動式
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海洋教育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2018-12-13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ansho27.jpg (255.76KB)
NMMBP11453.jpg (189.41KB)
Jheng1903.jpg (153.03KB)
NMMBOL000254.jpg (76.61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