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uvettus pretiosus (薔薇帶鰆)
學名:Ruvettus pretiosus(薔薇帶鰆)
俗名:棘鱗蛇鯖、油魚、黑皮牛、粗鱗仔、龍鱈、圓鱈
棲息深度:100 - 600公尺
形態特徵: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弧形,腹緣尖銳具稜脊,尾柄上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4.8倍左右。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體表粗糙,被細圓鱗及骨狀瘤;側線一條,呈直行延伸。第一背鰭低,具棘XIII-XV;第二背鰭, 軟條16-20,離鰭2;臀鰭硬棘II, 軟條15-18,離鰭2;腹鰭小,具I,5;尾鰭深叉。體色一致呈暗褐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在深層海域,通常在200-400公尺以上的深度棲息。游泳能力強,肉食性,主要棲息在陸棚斜坡,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甲殼類、頭足類及其他小魚為主食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溫、熱帶海域。臺灣大溪、南方澳、東港等漁市場皆可見。
漁業利用:可利用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Wax,一種高熔點,且不溶於水的有機物質),對於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多食易導致腹瀉、嘔吐,雖無生命之威脅,但仍應避免食之。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87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