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rascolopsis eriomma (寬帶副眶棘鱸)
學名:Parascolopsis eriomma(寬帶副眶棘鱸)
俗名:寬帶副眶棘鱸、紅副赤尾冬、紅尾冬仔、紅奇黑仔、紅哥里、海鯽仔、海鮘仔、赤海鮘、赤尾冬(臺東)、紅魚(澎湖)
棲息深度:25 - 246公尺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無銳棘,下緣具弱鋸齒,上緣不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頜齒細小,帶狀,不具犬齒;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11-13,棒狀。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眼中部;前鰓蓋下枝骨脊不具鱗;側線鱗數36;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2 .5。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不達肛門; 尾鰭上下葉先端均不呈絲狀延長。體赤黃色,腹面略帶銀光,側線起點有一深紅色斑。背鰭及尾鰭上葉紅色,其餘各鰭金黃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近海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北至日本琉球列島,南至印尼、菲律賓。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本種魚較少見,因此漁獲並不很多,可利用手釣、延繩釣等漁法捕獲,屬於中型食用魚,肉質尚可,適宜油煎或紅燒,味道皆不錯。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5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a719-05.jpg (170KB)
Xray_ASIZP0058992.jpg (168KB)
Xray_ASIZP0055679.jpg (159KB)
Jheng1411.jpg (219KB)
NMMBOL000212.jpg (79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