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 (金邊黃鱗魨)
學名:Xanthichthys auromarginatus(金邊黃鱗魨)
俗名:金邊黃鱗魨、金邊砲彈、黃板機魨、剝皮竹(臺東)
棲息深度:8 - 150公尺
形態特徵: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稍上位,下頜稍突出;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頰部具五條淺溝,不明顯,溝內亦無色素。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胸鰭後每一鱗片,中央皆具一水平隆脊。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小,不伸出棘溝;尾鰭截平或彎月形,上下鰭條稍延長。體色深灰褐色且帶藍,頰部深藍色。各鰭褐色,背鰭與臀鰭軟條邊緣黃色,尾鰭上下緣鰭條末端黃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受洋流沖刷的向海礁區斜坡或邊緣,一般被發現於水深150公尺內的水域,通常隨動物性浮游生物而做覓食遷移,尤其是橈角類。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各地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通常以陷阱法、潛水或流刺網捕獲,以生鮮或醃製於市場出售,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7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Xray_ASIZP0058480.jpg (176KB)
a812-06.jpg (84KB)
fp01380.jpg (542KB)
fp01397.jpg (567KB)
Jheng2490.jpg (241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