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台灣茶的起源
根據記載,臺灣水沙漣(今南投縣境內)的內山有茶樹,每年由通事向當地原住民說明後,再進入山區焙製茶葉。可知在漢人移居臺灣初期,已經利用野生茶焙製茶葉。但臺灣茶樹的栽培和茶葉的製造,技術卻源自福建。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年至西元1820年),有位叫柯朝的人自福建武夷山引進茶種,種植在今台北縣瑞芳地區,相傳是北臺灣種植茶樹的開始。清咸豐年間(西元1855年),林鳳池從福建引進清心烏龍茶種苗,種植在今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相傳是凍頂烏龍茶的起源。後來清廷有鑒於茶是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鼓勵茶的生產。當時臺灣北部還沒有開發,又適合種植茶樹,茶葉品質也不錯。因此淡水河流域的丘陵地帶大量種植茶樹,農民大多以製茶作副業,台灣茶開始盛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897
下載數:30
點讚數:1
分享數: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566.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