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神道教的傳入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實施神道國教化政策,由國家支配神社的祭神,宗教政策轉換為天皇制的國民教化。在神道國家主義下,投下巨額公帑、國費創建神社,於日本本土為彰顯楠木正成忠節而建立的湊川神社,於新領土北海道建以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及少彥名命為祭神的札幌神社,於殖民地臺灣則是建以能久親王為祭神的臺灣神社。日本領臺之初,能久親王以近衛師團長之職,已未戰役中病死,當時日人認為能久親王雖為瘴癘之毒所苦,但仍勇往直前,雖不幸病逝,實為皇族的光榮。以能久為祭神,一方面可壓抑臺灣的反日情緒,藉神的權威以遏阻反日分子的行動,一方面對統治階層也有安定作用。1895年,將能久親王奉祀於臺灣神社,並尊其為新領土「總鎮守」之神。為建立臺灣神社「臺灣總鎮守」的地位,每年自國庫提供巨額的經費維持運作,每年10月28日臺灣神社例祭日時,定為國祭日全臺放假,臺灣總督並自任「奉幣使」,民政長官以下文武官、地方廳參事、街庄社長及人民總代表等,均得參加例行祭典,總督府於施政上若有任何重大決議,必須至臺灣神社參拜,並親自奉告,文武官員或民間有力人士出國歸台或有日本國內重要官紳抵台時,大多亦會至臺灣神社參拜。隨著臺灣神社的建立,日人更將神社體系擴展當臺灣各地,北部有官幣大社臺灣神社,中部有國幣小社臺中神社,南部有官幣中社臺南神社,東部有縣社臺東神社,宜蘭神社等,都是具有國家祭祀代表性的神社。另一典型的神社則是開山神社。開山神社祭祀的是鄭成功,位於臺南。清乾隆年間,臺灣民眾因景仰鄭成功之忠節,建立開山王廟奉祀,後改名為延平郡王祠。日治之初,臺南縣知事奏請,將鄭成功廟改社號為開台神社,並將其母田川氏配祀其中,此舉不但可以安慰鄭成功之忠魂,更可以掌握民意之依歸,有助於日人治理臺灣。日人為充分掌握臺灣民心,以具有日本血統的鄭成功,以作為統治臺灣的正當性之理由。在日本國家神道尚未根植新領土臺灣的階段,日人將神社與臺灣本土信仰的祠廟並存,是對臺灣宗教逐漸滲透的手段之一。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88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306.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