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瀏覽器目前並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設定
全站搜尋
網站導覽
登入
選單
選單
新上架資源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登入
新上架資源
教學應用
主題資源
資源服務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縣市資源
加盟單位資源
行動學習計畫
教材資源中心
關於我們
教育大市集
使用規範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著作侵權檢舉
開發者資源
使用手冊
資源搜尋
資源分類
Web教學資源
教育電子書
教育APP
教育媒體影音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教材
素材
學習單
知識架構
領域
請選擇領域
學習階段
請選擇學習階段
學習內容
請選擇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請選擇學習表現
議題
議題
請選擇議題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
請選擇核心素養
:::
編輯歷程
點閱數:340 次
下載次數:13 次
荷治和明鄭時期
web
作者:
蔣亦麟
(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
提供者: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
(教育部)
關鍵字:
私製鹽
、
官運官銷
、
官運商銷
、
官督商銷
、
唐鹽
0
0
收藏
問題回報
檢舉
加入追蹤
臺灣的原住民很早就創造出多樣的製鹽法,不過後來由於漢人與原住民的交易頻繁,原住民製造的土鹽品質不如中國的鹽,因此原住民越來越依賴漢人輸入的鹽。荷治時期,除了對進口鹽徵收關稅外,更將臺灣長期以來的鹽貿易常規化,形成「漢人自由市場」、「原住民?社制度」的貿易體系。明鄭時期,陳永華首度引進中國的鹽課制度,並於一六六五年引進漏曬法,建立三大鹽場,使臺灣鹽的供給可以自給自足。
資訊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上傳時間
2010-06-09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499.zip
(33.29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載入更多內容...
分享您的想法
發表
相關資源
看見臺東
iPad融入社會領域課程
高中-自然(生物)-演化-B-混成教學-臺北市陽明高中-簡嘉慧老師
台灣的產業(二)國際貿易
大航海時代台灣原住民與外來者
認識北歐
test.pdf
準備中
預覽檔案內容
提醒您
提醒您
您確認要刪除此留言嗎
QR code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