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興築的重要鐵路
A、京奉鐵路:京奉鐵路,是由北平到瀋陽之間的鐵路,最早施工於光緒三年(1877),通車於光緒三十年(1904)。最初是從唐胥一段開始興建,由開平礦物局主辦,以運煤為主;光緒十三年,為了鞏固國防,李鴻章建議將此路延至天津。光緒十六七年間,又因為山海關的駐軍,建議將鐵路延至山海關,於是清廷特派李鴻章督辦關東鐵路(關內外),移原定蘆漢路官款繼續修築,十八年通至灤州,二十年通至山海關,到二十三年時已經完成了津蘆到北平永定門的關內一段。關外一段則是透過與中英公司借用英款後,才得以繼續興建。光緒二十五年通至錦縣溝幫子,而溝幫子到新民一段在光緒二十九年完工。到光緒三十年,清朝由日本手中購回日本為日俄戰爭所擅築奉天到新民一段,將其改軌後復於宣統三年(1911)接築至瀋陽城根,自是全線告通,名為京奉鐵路。此路經北平正陽門、經天津、山海關、錦縣、新民,而至瀋陽,全線長八百四十四公里。此路客貨業務之旺盛為關內首屈一指,客運每年延人公里八億七千餘萬,貨運延頓公里十三億餘。B、正太鐵路:自清政府早年議定修築蘆漢路之後,山西巡撫胡聘之以省內煤鐵蘊藏甚豐,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請准開辦太原至正定支路,以接蘆漢路。此路預定由石家莊到太原,正線計長二百四十二公里。於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開工,至三十三年(1907)十月竣工通車。此路是透過外資建成,最早是由山西商務局出面與華俄道勝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後來則歸併於鐵路總公司,由盛宣懷統籌辦理,光緒二十八年(1902)則由盛宣懷與華俄銀行簽訂借款合同,但實際上確是由法國的銀行界所操控,技術人員亦多為法人。光緒三十年,華俄道勝銀行正式將正太借款合同讓渡給法國巴黎銀公司,債權遂歸於法。此路計由石家莊經獲鹿、井陘、娘子關、陽泉、壽陽、榆次,以達太原,正線計長二百四十二公里。此段鐵路係狹軌路,故機車車輛均較小,此路沿路皆有煤礦,故貨運以煤為主。C、京漢鐵路: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已奏請建築蘆漢鐵路,但後來因為李鴻章認為東北防務吃緊,便將蘆漢路的專款移用修建關東鐵路,蘆漢計畫因此擱置。甲午戰後,築造此路之議復起。惟工款難籌,光緒二十二年(1896)盛宣懷建議採用官辦、商辦、洋股、洋債等方式,於是設立鐵路公司,指派盛宣懷為督辦鐵路大臣。光緒二十三年(1897)盛宣懷與比利時銀行工廠合股公司訂立蘆漢借款合同,光緒二十四年此路開始動工,到二十六年(1900)拳亂發生時,蘆保段已經通車,聯軍要求將北端由蘆溝橋展築至北平正陽門,於二十七年接通。於是正陽門外有東西兩站,此路自是改為京漢鐵路,此路由北平正陽門站至玉帶門站共長一千二百十四公里。光緒三十一年(1905)南段通至黃河南岸,六月,黃河大橋完工通車,到三十二年(1906)三月全路完成通車。此路北段所經係華北平原之西部,地勢平坦,橋工較多,黃河以南至信陽亦多橋工,途中經過的黃河橋亦是中國最長的鐵路橋。D、滬寧鐵路:早期曾由英商修築淞滬之間的鐵路,但因撞死華人,而遭到拆毀。一直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南洋大臣請修築吳淞至江寧(南京)鐵路,以工款過鉅,決由南北洋湊集部分工款,先築淞滬,後築滬寧。當淞滬鐵路正在修築時,英國對清朝提出修築津鎮等五路特權。復由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與英國銀公司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訂立滬寧鐵路草合同,因拳亂發生停頓。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始由盛宣懷再與英方訂立正式合約,將已成之淞滬鐵路歸併,作為滬寧鐵路的支線。光緒三十四年(1908)全路完工通車,郵傳部鐵路總局與英公司修改總管理處辦事章程,改稱滬寧路局,派鍾文鼎為總辦。此路由上海經蘇州、無錫、常州、丹陽,地勢平衍,工程容易。全長共三百一十二公里,此路的業務大多以客運為主。E、津浦鐵路:光緒初年,劉銘傳即建議清廷,速造清江浦經山東至北京之鐵路。光緒十二年(1886),曾紀澤自俄回國,亦請速修北京至鎮江鐵路。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廷派許景澄為督辦津鎮鐵路大臣。翌年由許與德華銀行,匯豐銀行,及匯豐銀行所約之怡和洋行,代中英公司訂立建築天津至鎮江鐵路借款合同,但因拳亂的關係並未開辦。拳亂定後,清廷改派袁世凱為督辦大臣,正與英德雙方議訂正式合同。北段工程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開工,南段則因路線未定,至同年十二月始行開工,南北兩段後以韓莊為界。津浦路北段較長(六百二十六公里),南段較短(三百八十三公里),宣統三年(1911)八月兩段接軌,但當時黃河橋尚未完工,直到民國元年十一月黃河橋落成,全路始通車。此線居華北平原東部,貫通南北兩京,及魯皖兩省商埠,沿線糧產煤產均盛,故營業自始即旺盛,與京奉、及京漢可稱鼎足。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30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439.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