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朝世兵的衰微與私募風氣的興起
點閱數:257 次 下載次數:0 次
南朝世兵的衰微與私募風氣的興起
web
興起南朝世兵衰微與私募風氣

世兵到了宋、齊、梁、陳的南朝時代,由於世兵社會地位的低下及戰鬥意願低落,難免陷入衰微的頹勢之中,漸被其他兵制所取代。在南朝宋代,許多將領為了提高世兵的戰鬥意志,以解除軍戶為手段,鼓勵世兵奮勇作戰,因而促成軍戶數量大幅下降。為了彌補兵源不足,南朝各政權不得不用募兵或強徵的方式,來維持軍隊的數量,如南朝宋代的精銳部隊─「臺軍」,就是一支完全用募兵編組的部隊,並設置一個機構─「臺坊」負責處理平日招募的事宜。中央之外,各地都督、將軍也可以自募部曲,雖然南齊政權一度下令禁止將軍私募軍隊,仍無法遏止這股私養軍隊的風氣,兵權在外,因而成為南朝各政權屢屢更迭的原因。南朝軍隊大致上是以「軍」─「幢」─「隊」作為編組單位。「軍」是最大的單位,但人數不過2000到1500人而已,由「軍主」所領導。這些「軍主」大多由門閥士族出身的文人擔任,只有少數的特例,武人可以從行伍間升至「軍主」。「幢」為「軍」的下級編制,一「幢」約500人左右,由「幢主」帶領,「幢主」多由朝廷中高級的將軍出任,算是軍主的副手。「幢」下有「隊」,一「隊」約200人至80人不等,常用職責與「隊主」連稱,用以表示其負責一軍之中不同職務,如「防殿隊主」、「馬隊主」等。南朝的都督承襲東晉的慣例,往往身兼刺史一職,掌握當地行政─州郡的權力。當時一個都督少則兼任數郡,多則可達16州,管轄兵力可達數萬,擁有比朝廷中央更強的軍事力量,因而形成南朝外重內輕的局勢,故被稱之為方鎮軍。齊、梁兩朝的開國君主即是以方鎮軍作為後盾,成功地建立了他們的政權。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13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