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法國對臺灣的調查與戰略
為達戰勝之目的,法國欲佔領臺灣必須先進行調查。法國自1884年3月發動對北寧一帶的攻擊後,即派遣巡洋艦波塔號(Volta)前往基隆。4月,該艦出現在基隆,以採購糧食、煤炭等日常生活用品作為藉口,與基隆當局交涉,並趁機派遣三名軍官上岸,登山製作附近一帶的港灣地圖。並於進入砲臺要塞等地時,與清國守備兵丁發生摩擦。 為此,該艦艦長遞交一份備忘錄給基隆廳通判,內容不但要求清軍道歉,並脅迫供給煤炭,否則將砲擊基隆要塞。通判梁純夫透過英國領事費理德(A. Frata)出面調停,但沒有成功,最後只好屈服法軍的要求。該艦達到目的後,未幾便揚長而去。 隨後,中、法兩國代表在天津展開會談。法國艦隊司令利士比(Lespes)審度情勢,向法國政府報告,指出一旦安南情勢未如會談所議定的條件發展,法國應立即攫取一件擔保品,方為上策。屆時,將依電傳之指示,毫不猶豫地佔領基隆煤礦和臺灣北部。 8月2日,在法國所下最後通牒期限屆滿時,兩國未達成共識,會談決裂。隔日,法國政府命巴德諾公使傳令利比士,率領加利索尼耶號(La Galissonniere)和羅丹號(Le Lutin)兩艦前往臺灣,攻擊基隆。同時,向清國總理衙門發出攻臺警訊,強調佔領基隆港口和煤礦已是相當節制之舉,要脅中國屈服。由於未接獲總理衙門答覆,5日,集結在基隆港外的法國艦隊,乃展開砲擊並佔領該港,從而揭開中法戰爭序幕。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96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58.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