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元前1600年,一批希伯來人為了躲避災荒而移入埃及,並成為埃及人的奴隸,在西元前1260年由摩西帶領其族人走出埃及,重返巴勒斯坦。摩西在抵達西奈半島時宣布「十誡」,並相信耶和華為唯一真神,此即猶太教的產生。西元前1020年間,希伯來人重新佔領巴勒斯坦,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建立了希伯來王國,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便分裂成北邊以撒瑪利亞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與南邊以耶路薩冷為首都的猶太王國,希伯來人分裂後,勢力逐漸由盛轉衰。由於希伯來王國分裂,造成其勢力的衰弱。在西元前722?721年間,以色列王國被亞述帝國征服;西元前586?585年間,猶太王國則為加爾底亞帝國征服。加爾底亞人拆毀猶太人的神廟,並將大批猶太人送往巴比倫當苦工,其中不乏猶太人的上層份子,這就是舊約聖經所說的「巴比倫之囚」。直到西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攻滅加爾底亞帝國,才釋放這些「巴比倫之囚」,並讓這些恢復自由身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波斯帝國的統治下成為一自治社區,並重新建立猶太教的神殿。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建立自治社區,由一群猶太教的祭司領導管理。西元前444年,猶太祭司以摩西十誡為中心,訂立「摩西律法」,成為猶太人共守的法則。另外,還建立了「法堂」,即猶太教的教堂,並附設學校講解摩西律法。祭司們宣傳猶太人是耶和華的「選民」,將來必定有人帶領他們獨立建國,因而猶太教成為猶太人民主主義的象徵。西元前168年,馬卡比領導猶太人擺脫敘利亞王國與希臘人的羈絆,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的猶太王國,卻因產生許多不同的宗教派別而發生眾多爭端。西元前一、二世紀間,羅馬人的勢力向東拓展,西元前70年猶太王國因反對羅馬而被討平,耶路撒冷被毀,猶太王國也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猶太人流離失所。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