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大嵙崁】(大溪) 、龍潭、咸菜甕(關西)
嘉慶年間,這裡已有許多移民開始栽植茶樹。到了咸豐年間,大溪更成為北部重要的茶業生產地。當時大溪及龍潭所生產茶的數量,大約佔台灣茶的一半。所以在台北的外國洋行及本地大商行,多在大嵙崁設有分行或辦事處。大溪原為平埔族宵裡社及大姑嵌南雅內山原住民居住的地方,清乾隆年間漢人開始招漢佃開墾,以原住民之稱呼為大姑嵌。同治年間因月眉人李騰芳中舉人後改為大科崁,後再以為是山城,乃將科字加山頭改為大嵙崁。大正九年改名大溪,當地人依靠大嵙崁溪的舟楫水運,為貨物進出要道。嘉慶道光咸豐年間,漢人移墾日多,其中頗多栽植茶樹。清嘉慶二十四年,漳州人林平侯為避閩粵漳泉械鬥,從新莊遷至大嵙崁,建公館、租館,開闢田地、開鑿渠圳。大溪茶之生產始於咸豐年間,當時新竹茶之產量約佔台灣茶之產量一半,而新竹茶之產額大半為大溪及龍潭所生產。日本統治時期,大溪當地製茶工廠有餘家,規模較大的有三井農林株式會社角板山工場、銅鑼圈工場、富士製茶工場、龍潭茶葉組合工場、龍潭茶葉株式會社工場、大溪茶葉會社、大和茶葉株式會社工場等。當時在台北之外國洋行,大半多在大嵙崁設有分行或辦事處,主要者有英商魯麟洋行、德商公泰洋行、西班牙瑞記洋行及其他本地大商行和華僑茶商。這些商行都在大嵙崁收購當地所產之樟腦、茶葉等特產和山產,利用大嵙崁溪流域水運之便,運往大稻埕等地加工外銷。 王世慶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 P/55台灣總督府官防調查課,《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P/14、15。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57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49.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