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振興經濟與軍備生產
經濟狀況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如前述,強加給德國人的鉅額戰爭賠款,和法國佔領德國的工業核心地區,阻礙了德國的經濟復甦,引發了 20 年代的通貨膨脹。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大恐慌,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促使戰爭的到來。首先,經濟大恐慌強化了經濟民族主義。再者,經濟大恐慌造成了軍備生產的顯著成長,因為他被視為減少失業的一種手段。雖然英國和法國政府中的一些人對此感到忐忑不安,但德國還是走向了重整軍備的路線。大規模軍備擴張是在 1935 年左右,由德國首先開始的,結果讓德國國內的失業人數大幅度減少,再度刺激起工商業的發展與興盛。其他國家隨後也重整軍備,但是它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而同時是對於德國再度發展軍事力量感到不安,希望可以與納粹的軍事力量相抗衡。接著,經濟大恐慌促成新的軍事狂潮,以侵略他國的部分領土來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1931 年 日本首開其端,侵略中國東北(滿州)。日本生絲和棉布出口量的減少,意味著日本無力支付煤、鐵等礦產品的進口。這提供了日本軍國主義者一個侵略滿州的重要藉口。當日本軍隊進入滿州,用日本自身的貨幣就可以購滿當地出產的貨品,同時滿州擁有許多日本需要的天然資源。1936 年,墨索里尼侵略並吞併埃塞俄比亞,這樣的作法是為了把義大利人的注意力從經濟蕭條轉移到其他方面。最後經濟大恐慌是納粹掌握德國政權的主要原因,同時納粹的掌權,直接 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45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09.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