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商鞅變法後的秦國軍隊
西安兵馬俑呈現出的軍陣,顯示當時秦軍已能純熟運用各兵種的特性,來安排軍隊進行作戰。就因秦國能成功地揮發軍事制度與戰鬥技術,才能造就「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的美稱。春秋時期各國都有類似軍功爵制度的措施,然皆不如商鞅,他能兼顧了農業生產與軍事戰鬥的需要,並徹底實施。此外,新兵器的使用與多兵種混合應用,也是秦國能夠爭勝天下的主因之一。當時秦軍中已經有步、車、騎、弩之分,其中弩與傳統使用的弓相比,是件操作簡單、使用容易、威力強大的武器,最遠射程可能達到一公里遠,是當時的主力兵器。同時,商鞅還針對軍民在戰場上實施一套賞罰併行的連坐制度。當時秦軍是以一伍五人作為基本的戰鬥單位,商鞅規定若一伍之中有人戰死,剩餘四人將會獲罪,必須透過殺敵來將功折罪,否則會遭受處罰。所以在如此恩威並濟的鞭策下,秦國全國上下無不奮力作戰,表現出超越他國的頑強。這套制度具體的作法是利用土地作為籌碼,誘發國人積極奮戰。首先,商鞅改變過去農村集體勞動的「井田制度」,將土地劃分為一塊塊適合小家庭耕作的「阡陌」之田,然後把這些小土地劃分給每一位成年的國人。接者,商鞅設計了二十等爵位,來取代過去春秋時代重視血緣關係的『世卿世祿』制度,只要一般平民在戰場上能立下軍功,便可以獲得更高的爵位以及更多的土地。秦國能夠從早先的西鄙小國,一躍而成戰國七雄之一,得力於商鞅的變法。當時商鞅在秦國努力推行的,是一套強迫國內所有平民平時有地可耕,戰時又能致力戮敵的「耕戰合一」制度。根據《商君書》的記載,商鞅打破過去春秋貴族世襲名位的傳統,改用按照個人的軍功大小,來分封爵位跟土地,這就是著名的「軍功爵制度」。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57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178.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