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公園的設置
工業革命造成人們的生活發生極大的轉變,其中「餘暇生活」的出現,便是近代生活必不可缺的變革之一。日治時期亦將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向西方國家學習而來的「餘暇活動」傳入臺灣,如大掃除、體育活動、音樂、美術、觀光旅遊等。臺灣總督府、各級學校和民間團體經常舉辦運動會、音樂會、展覽會和映畫會等活動,各地也開始設立公園,拓展觀光景點,為了因應觀光團體的出現,亦訂定觀光規則。在此氛圍下,機關、團體逐漸開始利用假日旅行,公園、名勝和海水浴場也成為民眾假日造訪的好去處。由是,公共空間的地點和功能亦發生改變。過去傳統臺灣民眾的公共空間為廟前的廟埕,舉凡大型慶典活動皆於此處舉行,但除節慶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則缺乏公眾活動的空間。有關「公園」的概念則是日治時期方引進臺灣,設置公園是相當現代化的觀念,一來由於樹木有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的作用,對環境衛生有益;再者提供民眾運動遊憩場所,可強健體魄;接著可做為天災時的避難所,有安全上的功能;另外,公園中的自然物和銅像亦可讓民眾在休閒中獲得知識;最後還可做為民眾社交之所。臺灣第一座公園為1896年(明治29年)設立的圓山公園,內有陸軍公墓、鎮南山護國禪寺和忠魂堂,後來還添設了兒童遊樂場和動物圓。動物園中計有360多種動物,為日本五大動物園之一。1899年臺北市內設立新公園。臺北新公園依據都市計畫而設,相較於圓山公園,此新設之公園更具有西洋建築的風貌,公園中設有鯉魚噴水池、露天表演臺,經常於星期日舉辦音樂會,另外公園裡還種植許多熱帶花木,成為民眾賞花、遊樂之所,在1911年5月12日《臺灣日日新報》中便寫道,「臺北新公園延續去年又種植了數十株的榕樹,頗富雅趣,在緣蔭下陣陣涼風吹來,這種爽快的感覺讓人難以言喻;另外,噴水池時有清泉揚起,水珠如霧般撒下,從旁經過恰似身處涼秋般舒暢;噴水池旁設有花壇,紅 、白、黃、紫各色花種爭妍競放,花壇中種植著四季花卉,不論何時皆可前來賞玩。」至1934年(昭和9年)全臺共設有23座公園;1935年日本之國立公園法施行於臺,次年便選定大屯山、太魯閣和玉山阿里山為國家公園。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61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15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