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雍正禁教前的衝突
順治皇帝在位期間,以教士湯若望為欽天監監正,令其主修曆法,對他寵信異常。但新安衛官生楊光先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撰《闢邪論》,斥天主教為邪教,湯若望藉曆法以安插黨羽。次年又上疏,謂湯若望修的《時憲書》封面載有「依西洋新法」字樣,實欲大清奉西洋之正朔,但他的反教言論並沒有被接受。順治皇帝死後,楊光先又撰《不得己書》,繼續攻擊洋教和西曆,甚至指稱因湯若望錯定曆法,造成順治及后妃、皇子之死。時康熙年幼,由鰲拜輔政,他下令緝捕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旋於次年初判湯若望凌遲處死,其他人杖後放逐,各地傳教士也或監或逐。相傳最後欲定案時,北京發生地震,於是孝莊皇太后因此赦免四名教士,但鰲拜卻改派楊光先接任欽天監的職務。康熙皇帝親政後,查明曆獄,下令將楊光先革職,以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恢復使用《時憲曆》,為湯若望平反冤獄,但仍未全面開放教禁。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皇帝一度下令廢除禁教令,謂天主教的教理大致與中國禮教相合,並准教會在境內建立教堂。但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起,中國與教廷發生禮儀之爭,於是再度引發了禁教。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09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063.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