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冷戰
冷戰(Cold War),是指美國和蘇聯雙方及他們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衝突和競爭。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對抗雙方都盡力避免導致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人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卻又不訴諸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不論是美國或是蘇聯,都有著強而有力的陣營。美國的主要盟友是西歐、加拿大、日本,而蘇聯的主要盟友是東歐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以共產主義為中心運作的國家體系。「冷戰」成為代名詞源於1946年邱吉爾訪問美國的西敏學院,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到亞得里亞海,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我不相信蘇聯會想發動戰爭。他們想要的其實是戰利品,以及擴張他們的勢力、推廣他們的共產主義。」。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世界一直保持著「冷戰」,而沒有真正爆發再一次的世界大戰,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戰爭,大量核子武器都可以相互保證對方的毀滅,因此,這段時期的對立,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89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021.zip (34.02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