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電報傳入的背景
晚清電報由西方「移植」至中國的過程遭遇許多挫折。英法聯軍之役後,外商需求創設電報的呼籲更加迫切,使得此項議題轉而成為外交問題。同光年間清廷對開辦電報的態度受到內憂外患的影響,屬於抗拒階段,多以風水、國防等因素拒絕要求。電線有水線與旱線之分,水線即為現今的海底電纜。清廷正式准許外人架設水線是在同治九年(1870),當時英商企圖建立由檳榔嶼直達香港,向北通往上海的線路。英國宣稱此次設線乃在海底暗設,不會損及中國權益。清廷被此說法說服,准予架設。雖然此項計畫未立即進行,但卻為清廷日後的電線交涉埋下惡果。 英商在華沿海的設線計畫,清廷高層昧於領海權之無知,僅在「海底暗設」與「陸線明設」間斤斤計較,殊不知已將中國沿海設線權拱手讓人。同治十二年(1873),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擅自將沿海水線撈上岸,私設松滬陸線,開啟清廷與列強交涉陸上設線權的序幕。光緒七年(1881)中國電報局成立,凡購買材料、聘用洋匠等事務,皆仰賴大北公司的幫助。李鴻章為了使津滬線迅速達成跨洋通信的目的,與其簽訂專利合同,內容規定沿海水線利益被大北公司壟斷20年。隨後其餘國家紛紛仿效此舉,將水線上岸,不但危及中國主權,也擠壓電報局日後的生存空間。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清廷的電報政策出現轉彎,由堅決拒絕外人請設到基於海防需要而允許地方政府自辦,使得當時赴台查辦牡丹社事件的沈葆楨提議設立閩台線,但由於技術及原料問題,閩台線議而未設。直到光緒二年(1876)丁日昌利用原先開設閩台線所買的原料,完成台灣府城至旗後(打狗)、安平的電線。而中國首條陸線的開設,則等到1879年李鴻章等人受伊犁交涉影響,肯定「電報實為防務必需之物」,於隔年上奏架設津滬線,以軍餉代墊設線經費,光緒七年(1881)三月開工,於十二月正式發報。電報經營初期,當時中國本土的人員尚未培育完全,再加上如果電碼不配合中文而修改,如遇軍事情報以洋文呈現,則有洩漏機密的危險。同治十年(1871)電碼問題獲得解決,當時在海關工作的一位法籍人士威爾謁(S. A. Viguier)巧妙地發明了一套用數目字代表中國字的方法,而後有以威爾謁為名的《電報新書》出版。同、光年間也有一些有興趣的中國人在研究中文電碼的問題,想要突破以往以四碼代一字的方式。因此電報局編制全國地名代號,每一地名僅用三碼代稱,而後更有人創制以韻目代日,於光緒十四年(1888)以後通行於全國。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50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909.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