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丹麥戰爭
德國統一之路一個重要的推手,就是首相俾斯麥,俾斯麥初任首相後,即對國會財政委員會發表演說:「決定時代的大問題的,不是演講和多數決……,而是靠鐵和血。」雖然這次演說並未打動國會,但是他仍然決定增稅擴軍,應付憲政危機以及實施軍事改革,為他打造「鐵血宰相」的名號。不過他發現,德意志問題是憲政衝突與民族鬥爭糾纏在一起的結果,必須依靠戰爭來解決。1851年,俾斯麥被任命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的普魯士代表,很快便提升為大使。在任職的八年中,他和上司雖無大衝突,但暗地裡,做些小動作,令俾斯麥有口難言。兩個人看似和平共存,實則水火不容的微妙關係,足足維持了八年。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風,導致精神失常,無法親政,由威廉親王攝政。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威廉親王繼位,是稱威廉一世。威廉親王攝政後,立即召見俾斯麥,但並未如外界所言,將俾斯麥提升為首相,反而委任他為駐俄大使。擔任駐俄大使三年,有一半時間在旅遊或柏林中渡過。1861年威廉一世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嚴重分歧。只有陸軍司令支持國王,陸軍司令將俾斯麥引薦予國王,但因內部和宮中的反對壓力,並未將俾斯麥任命為首相,只提升為內相。俾斯麥得知自己只提升為內相,於是遲遲不回國,最後連內相職務也失去。1862年春天,俾斯麥返回柏林,普王仍因內部壓力,並未將他提升為首相。他向普王請辭,國王很快便作出答覆,將他任命為駐法國大使,這令俾斯麥氣憤難平,但俾斯麥還是繼續忍耐。9月普王就擴軍問題,而與議會爭持不下,於是陸軍司令促召俾斯麥回國。1862年9月23日,普王逼於無奈,將俾斯麥提升為首相。1864年的丹麥戰爭(The Danish War)是由於日德蘭(Jutland)半島的兩個公爵國:什勒斯維希(Schleswig)和霍爾斯坦(Holstein)所引起。自中世紀以來就是由丹麥國王以兩地公爵名義統治管理,但兩地人口有相當比例屬於德意志人。1848年,丹麥一度想要把這兩個公爵國併入丹麥本土,日耳曼邦聯也對此兩地發動軍事支援,1852年簽訂了倫敦議定書,保障兩地自治權力與不可分割。但是丹麥卻於1863年併吞了什勒斯維希,日耳曼邦聯的普魯士與奧地利發兵攻向丹麥。丹麥戰爭前,俾斯麥清楚明白國際形勢,對丹麥進行戰爭根本不會有其他列強干預。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被歐洲列強孤立;加上普魯士在1863年協助俄國鎮壓波蘭革命。英國在1822年採取光榮孤立,無意干涉歐洲大陸事務。法國在當時正忙於墨西哥的軍事行動。最後,就只剩下奧地利。俾斯麥干預這場爭端,是因為他當上首相一職後,反對聲音不絕,於是他希望透過這場戰爭來轉移人民的視線,將反對轉為支持。第二,他希望試驗新組成的普魯士軍隊。第三,他希望透過這次與奧國聯軍攻打丹麥,從而窺探其實力。1861年1月普、奧組成聯軍,迅速以五萬七千名士兵投入戰場。1864年3月,開始圍攻迪伯爾(Dybbol),4月獲勝,丹麥戰敗投降,10月簽約,將兩地割讓給德、奧。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887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458.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