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女子無才便是德?
對於女性「才德」方面爭論,可以分做對讀書識字、女學內容與吟詩作賦三個部分來討論。在讀書識字的部分,大多數的士人認為,女子讀書識字是替學習婦道作為準備,同時讀書識字只需要足以相夫教子即可。在女學內容方面,較保守者認為僅需以女紅、節孝為主即可,另外以先王之教作為增進婦道的方式,亦不少見。而「僅讀聖賢書、排斥詩詞歌賦」的態度,常為保守者所秉持,主要仍是著眼於「女子以德為本,而文辭原非所尚」。至於對女性吟詩作賦的反對聲浪,則十分強大,認為女子專注在詩文的創作上,會不務「婦學」,而以「才」自衿,同時拜師、刻集、唱酬等活動,更是違反男女「千古大防」之舉。對於女性讀書識字的反對者並不多見,因為讀書識字是可能直接有助於婦德婦功。對於女性的「才」,最為保守者所防備的,卻是在文藝諸事上,於是對女性「才」的爭論,便是由此而起。贊成女性吟詩作賦的士人,是從「義」與「美」兩種層面去探討,認為只要合乎義理,則文章吟詠之事,是男女皆宜的。從另一個觀點來說,女性如能通曉文藝,也會具有風流儒雅之美,這表現在一些文人贊成妻子吟詩作賦,以便與妻相酬唱和。例如袁枚曾付諸實際行動,招收女弟子教習詩文,推動婦女文學,同時也表示他對於「有才」女性之栽培,是有嚴肅意義的。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76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205.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