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節烈觀念的激烈化過程
點閱數:444 次 下載次數:2 次
節烈觀念的激烈化過程
web
激烈化女教貞節

在以父系社會為主的中國,貞節烈女對家族的血緣純正,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明清時期婦女的節烈觀,從劉向《列女傳》、范曄的《後漢書?列女傳》以降,可以觀察出與前代的相異處。就列女傳的編纂模式而言,與以往多元採擇的角度不同,逐漸走向了單一化,出現以「獨貴節烈」為主的書寫模式。《明史?列女傳》更出現了「忽庸行而尚奇激」的說法,對於貞節烈女的塑造包括國家的旌表對象、方志的紀錄標準、地方鄉里的稱述傳頌、士人的節烈書寫等,都隱含著一個崇尚「至奇至苦」的傾向。在明代崇尚貞節的氛圍中,守節可分為已嫁守節與室女守志兩類,這些女性在面對守節時,往往能從容地展現出激烈與艱苦的一面,可見深受《女誡》、《列女傳》等女教諸書的影響不在少數。這些婦女可能自幼便通《列女傳》、《內則》、《孝經》等書,且幼承父教;另一方面,她們除了本身以身作則外,並試圖以女教書去教化其他婦女。在殉節部份,主要以避寇、已嫁婦殉夫、室女殉婿三類。這些婦女多熟知明刊《列女傳》等女教諸書,由書中對貞節的注重,益使「婦女殉夫」的貞節行為,更加深化於明代婦女的思想與生活中。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