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女權運動的先驅- Mary Wollstonecraft
瑪莉出生於英國倫敦的史必脫菲爾德(Spitalfields),父親是個熱情有餘理性不足的人,經營農場不善後染上酗酒惡習,經常對母親施暴,瑪莉從小就承擔母親的責任,照顧弟妹。1768年,瑪莉進入附近的一所專門培養紳士配偶的淑女學校學習,課程主要集中於法語、家政等方面,瑪莉也在這時候養成了對時事和政治的興趣。1774年,瑪莉一家遷居倫敦。1782年,因母親過世了,瑪莉帶著兩個妹妹搬與生命中的摯友范妮.布洛德(Fanny Blood1757~1786)住在一起。1784年,他們在倫敦北郊紐頓葛林(Newington Green)開設了一所女子學校,在學校充滿自由辯論的風氣,啟蒙時代的各個概念也得以公開討論。1786年,瑪莉學校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了。瑪莉受到鼓勵,以文學創作,作為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個人經驗為基礎並加從知識圈獲得的知識,出版了一系列鼓吹女權主義的著作,成為了知名的女權主義者。1797年,瑪莉與自由主義者、哲學家、信奉無政府主義的記者威廉?戈德溫(William Godwin)正式結婚。8月,他們的孩子瑪麗?戈德溫(Mary Godwin)出生,但是這次生育為瑪莉帶來了多種併發症,不幸逝世。瑪莉之女瑪麗?戈德溫後來嫁給著名的英國浪漫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即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她留下著名的創作《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因此瑪麗?雪萊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關於性別的兩種觀點中,一是以盧梭的著作《愛彌兒》(Emile)為代表,他在書中提到,男女是為對方而存在,但彼此依賴的程度卻是不對等的,男性沒有女性仍可以存在,反之,女性則不行。所以女性應該服從男性意志,並且在家裡生兒育女培養理想公民,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悅;另一種觀點則是主張男女平等,在當時兩種觀點中,以盧梭的觀點略佔上風。主張男女平等觀點的瑪莉?伍史東考夫特因《女權的辯護》聞名,她挑戰盧梭的說法,她認為女性並不是生來就比男性低等,但社會上普遍認為女性比男性地位低下,是因為女性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她認為不分男女都應該被是為是理性的。在300頁的《女權的辯護》聲明中,瑪莉?伍史東考夫特認為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男女雙方都應該要負責任,她認為男女行為標準應該是一致的,她要求女性應該有獨立工作權,有受教育之權,有享受公民及政治權力。這些主張迄今仍是女性主意義運動的基礎,此份聲明也把啟蒙概念首次應用在女性身上,影響了英美19世紀最早期的女性主義。瑪莉是一位作家、哲學家和女性主義者,在她短暫的職業中,她寫小說、論文、旅遊故事、法國革命的歷史、行為書籍和童書,其著作持續影響至21世紀,許多女性都是在閱讀其著作後,才逐漸意識到自身所受的不平等對待。她的哲學理念和不同於一般女性的人生,對女性主義學者和運動者的作品產生重要影響。從她開始,女性文學逐漸成為文學中主要的分類之一,她是近代女權主義的源頭。此外瑪莉大膽獨立的愛情觀也使其成為維多利亞時代後期婦女性解放運動的偶像之一,進入20世紀以後,她逐漸成為女權主義運動的一個標誌。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960
下載數:6
點讚數:1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159.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