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資本主義與女權意識
直至18世紀,歐洲社會的統治者基本上是由國王、貴族和傳教士所組成,他們統治著眾多的技工、商人和農人。那個時候,人們的工作場所就在自己住家附近不遠的農莊或工作坊,男女工作性質雖然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在一起工作。18世紀後期工業化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製造業與大城市興起,工廠制擴展,大規模的集體工廠,取代傳統以家庭式和行會為主的手工業工作坊,工作與家庭漸漸分開。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領取薪資的勞動者,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資本家為了追求更高利潤,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不斷擴大工廠,擴展市場,募集更多資本,並追求更多廉價的勞動力,因此婦女勞動力也被資本家看中,將其納入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婦女投入社會生產勞動後,象徵女性參與公共活動的開始,但這並不表示女性就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權利。工人階級中的婦女只是成為資本家榨取勞力的另一個對象,而隨著分工專業化,女性原先從事的行業,例如美髮業、麵包業,也受到男人必需養家的社會價值觀影響,被男性佔據了這些位置。這樣的經濟發展趨勢,強化了公私領域的劃分,也替中產階級社會中「男女有別」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價值觀來背書,已婚的中產階級婦女不需要外出工作,只需要在家中扮演賢妻良母的天職,這種中產階級的理想家庭觀隨時間傳遞給勞動階級。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16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157.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