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摩訶毗盧與耆那教
耆那教是摩訶毗盧(Mahavira540-468B.C.)所創立。摩訶毗盧原是恆河流域的一個小國王子,幼年受過良好教育,三十歲出家苦修,在外雲遊十三年。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非由婆羅摩所分出。由於靈魂容易為物慾所束縛,無法滿足而感到痛苦。解脫靈魂之苦唯一辦法,就是遠離物質,才能獲得獨立自由。因此他主張要過一種極端遁世與苦修的生活。經過一段心靈與道德上的嚴格訓練,才能完全否定物慾的要求,達到靈魂自由的最高境界。他也以一切生物都有靈魂為理由,反對殺生。摩訶毗盧的隱修苦行、不殺生的主張獲得不少人的崇信,而被信徒稱為「耆那」(Jaina),意為「生命痛苦的征服者」,這個宗教就稱為耆那教,其追求個人靈魂的自由,也是人文思想的進一步表現。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97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069.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