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複調音樂大師—巴哈
開明專制的普魯士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Ⅱ),熱愛藝術與哲學。他接受了啟蒙思想,與伏爾泰交好,伏爾泰甚至稱腓特烈大帝為皇子哲學家;同時,腓特烈大帝也喜歡吹奏長笛,儘管他技巧並不十分出色。在政治上,腓特烈大帝野心很大,普魯士常有戰爭,在七年戰爭中,普魯士遭受嚴重破壞。17、18世紀,也是國際貿易興起的年代,收入提升,上流社會更講究他們的享受,尤其是音樂,也成為標榜他們地位的象徵。從14世紀中葉威脅歐洲的黑死病,也在18世紀漸漸消失,人們不再受可怕的傳染病威脅,這樣的喜悅也反映到音樂上。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巴哈出生在現在東德的音樂家族中。10歲父母雙亡,扶養他長大的兄長是鎮上教堂的管風琴師,教導巴哈作品;15歲,巴哈離家到盧訥堡(Luneberg)的學校就讀,並擔任唱詩班的歌手。畢業之後,巴哈在宮廷、教堂中擔任管風琴手,1714年成為威瑪宮廷的「樂團首席」(Konzerttmeister),創作許多管風琴曲、大鍵琴觸技曲、聲樂套曲;1717年,他應列奧波登親王的邀請到科登(Cothen)擔任教堂樂長,此期間創作出小提琴、大鍵琴奏鳴曲,以及有名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1729年他回到萊比錫擔任音樂學院院長。巴哈老年時,深受眼疾困擾,動了兩次手術,視力變得非常微弱。1750年,因為中風死於家中。巴哈去世前,其作品已經不流行,死後五十年從未出版作品,後因莫札特、貝多芬稱讚,1829年孟德爾頌宣傳,才得以復甦,而其他音樂大師也是從巴哈的音樂中擷取養分,因此,巴哈被稱為「音樂之父」。巴哈出生時代,是普魯士處於長期四分五裂的戰爭狀態下,民生凋零、百廢待舉,時代、環境的侷限使他在思想、創作上留下深刻的宗教烙印,巴哈一生都在教堂、宮廷任職,從未離開普魯士。巴哈居住的普魯士北方,宗教信仰是以新教為主,而巴哈的信仰是屬於路德派,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教堂擔任管風琴師;之後經歷喪子、喪妻、再婚等起落,巴哈重新獲得幸福,在心存感激下,更加敬仰上帝與教會。在萊比錫,巴哈為五所教堂創作音樂、指導演出,1729年首演的《聖馬太受難曲》被認為是巴哈創作教堂音樂的高峰。雖然巴哈的教堂音樂常遭受不同宗教觀點的批評,但他仍是為反映自我宗教情懷而創作,清新的音樂象徵德意志民族音樂的開端。巴哈創作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時,據他形容是一段簡單、美妙的日子,作品極富創意,成為巴洛克音樂的精華。這是巴洛克時期大協奏曲,聽起來卻像室內交響樂。韋瓦第的風格深刻影響巴哈,激發其靈感,六首樂曲中第1、4、5首採用韋瓦第的合奏協奏曲形式,其他三首是巴哈獨特形式寫成。是協奏曲的典範,卻也充滿爭議,風格差距極大。樂曲是古典義大利形式,卻也加入強烈的德意志氣息,如第二號協奏曲中用了小號,第五號協奏曲則是大鍵琴居於主導地位,穩定的節奏中,又可看出巴哈的天才之處。仔細聆聽作品,可以在第二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感受到跑動,生氣勃勃地狩獵;第三樂曲中,平行又交錯的音樂彷彿抽象畫一般;第五號協奏曲又可以感受到華麗、優啞、精緻的宮廷氣息,最後以輕盈的舞曲,帶領樂曲結束。巴哈的作品生氣盎然,很適合在慵懶的午後欣賞。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927
下載數: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044.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